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预防 > 临床表现 > 所有人一料好膏方,调理王中王一年中

所有人一料好膏方,调理王中王一年中

发布时间:2018-1-10 18:09:27   点击数:

冬令进补,来春打虎。

防治亚健康有“膏”招。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以膏方为最佳,号称中药调理的“王中之王”。

11月11日,鄂医院(医院)第九届膏方节将拉开序幕。

鄂医院(医院)率先在黄石地区成立慢性病膏方研究室,解决了有医生开膏方无人做膏方的难题。

一料好膏方需要资深中医师根据个体差异辨证使用道地药材,还需要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等一套严谨的制作程序,一般的“小作坊”是熬制不出进补好膏的。

医院自年开始连续每年举办大型膏方节,膏方医院以及院内外名医坐诊开方,药材严格把关,引进设备规范熬制,一人一方、量体用药,精心熬制好膏,个体化、针对性地满足市民防病治病的需要。

系列活动

01

11月2日上午8:30至10:30,在医院钟楼院区6楼报告厅举行“冬季养生”专题专家讲座,知名专家为你支招防治亚健康;

02

11月8日晚,医院专家团队将走进黄石电视台“健康大讲坛”,现场直播与你共话冬季养生之道;

03

11月11日,医院第九届膏方节将在钟楼院区盛大开幕,医院14名膏医院的2名知名专家现场把脉、开方。

健康好礼

01

膏方节期间,省、市级名中医、膏方专家坐堂义诊,所有膏方免收挂号费;

02

11月11日膏方节启动现场,道地药材鉴别,膏方、药酒等产品展示,艾灸、推拿等特色医疗现场免费体验;

03

中药防感冒香囊、中药助眠香囊、中药熏洗药包、护手霜等中医特色自制产品开方即送。

你要了解这些1什么是膏方?膏方的起源与发展。

膏方又叫膏滋,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的含义较广:如指物,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不固称膏;如指口味,以甘姜滑腴为膏。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患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广泛地使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皇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近现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广东广泛使用,尤以上海为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膏方在内地越来越受到重视。

2为什么要冬令进补?

中医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即“天人相应”,冬季主藏,是人体吸收营养、贮藏精华、恢复健康的最佳时机,因此冬季进补,能很好地“藏”,非常重要。中医经典《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意思是说人体如果在冬季不能贮藏“精”,来春就容易出现发热性疾病。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有的人为什么在春季容易出现发烧等症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冬季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在冬令进补可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使人各种不适现象得到改善,为来年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3为何冬令进补膏方最佳?

因为膏方是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患者个体体质情况,辨别阴阳气血盛衰,遵循补虚益损、与其体质病证相适宜的原则制订的,是将治疗与补益融于一炉的理想剂型。同时,膏方是药材用水煎煮浓缩而成,它集中了药物中的精华,量少而纯,不含纤维素及杂质,服用起来不损伤胃气,便于消化吸收,药效温和持久,对于平素胃肠功能不佳、体弱多病者尤为适宜。另外,膏方中含有适量糖分(糖尿病病人以木糖醇代替),口感较好,老少皆宜,无汤剂味苦难服之忧。

4哪些人适合膏方调治、进补?

A、慢性病人的进补: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

  B、亚健康者的进补: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长期不足的睡眠等,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时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

  C、老年人的进补:老年人,由于它的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D、女性的进补: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

  E、儿童的进补: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5如何服用膏方?

服药剂量的多少,应根据膏方的性质、疾病的轻重以及病人体质强弱等情况而决定。一般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汤匙1匙(约合20毫升至30毫升)。一般每日早晚各服1次,用少量开水冲调,宜空腹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若空腹服用引起腹部不适或食欲下降,可把服药时间改在饭后1小时左右。如胶质稠粘难化亦可用碗、杯隔水炖热后服用。

1服用膏方有何禁忌?

一般服膏方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由于膏方中有不少补益壅滞之品,对于消化不良者,食物以易消化为上,否则容易阻碍消化、吸收,从而不能起到理想的补益作用。服药期间忌食萝卜、芥菜、茶叶,以免影响疗效。如遇感冒发热、急性肠胃炎或呕吐、腹痛腹泻时,则暂时停服数日,以免邪气留于体内。

7膏方如何保存?

膏方应储存在瓷罐(锅、钵)中,亦可用搪瓷烧锅存放,但不宜用铝(铁)制锅罐作为容器。一料膏方一般要服用四至六周,应放在阴凉处,特别是在启用后要及时放入冰箱,以防霉变。

医、药、工完美结合出好膏

中医膏方源远流长,自《黄帝内经》始历经两千余年。古时多为士大夫所享用,近现代一度沉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膏方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膏方是一种高深的中医治疗手段,医者必须熟悉体质辨证、病理辨证、扶正与祛邪的因果关系;必须洞察服用膏方后可能发生的变化,特别要注意患者脾胃的消化功能和投药与剂量间的适度。同时要求药物必须道地、质地上乘。制膏人员要熟悉制膏的过程并有丰富的制膏经验。通过医、药、工的完美结合,其效必彰!

资深医师是保证

“冬令进补”膏方不是一般补药的堆砌,而是要根据进补者阴阳气血的虚实情况,辨证用药,是一个有针对性的综合调理加慢性病治疗的过程,要治病与补虚并举。同时,还要根据个体差异,有人适宜平补,有人则需要峻补,用药是因人而异的。这首先就要求开方医生诊治要准确,才谈得上对症下药。医生先要望、闻、问、切,查看人体基本情况,判断脏腑阴阳是否平衡,气血是否有亏损,然后再根据君、臣、佐、使的配伍进行开方。

一般来说,一个中药方剂涉及中药材15种左右,而一份膏滋药方则可能需要四五十种,要运用搭配好,必须有深厚的中医知识和诊疗经验积累。因此,经验丰富的资深中医师才是好膏方的根本保证。

“量体裁衣”是良方

中医师也各有所长,因而市民要开进补膏方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对开方医生。如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人,最好找擅长消化科疾病诊治的中医师开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最好找擅长心脑血管疾病诊治的中医师开方;有妇科疾病的人,找擅长妇科疾病诊治的中医师开方……而对于那些既往没有明确的慢性疾病、只是觉得疲倦乏力的中青年人,西医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的人,作为一般调理,并无治病需求,则找有经验的中医内科医师开方即可。

“膏方的特点在于中医的辨证论治,开膏方好比‘量体裁衣’,要个性化”。中医专家介绍,膏方讲究一人一方,除了要为病人望、闻、问、切,还要详细询问既往病史及目前症状,有的病情复杂,光慢性病就有三四种,所以看一个病人需要三四十分钟方能“磨”出一料膏方。只有“量身定制”的膏方,才能更好的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获得真正的健康良方!

膏方制作决定品质

配过膏方的朋友都知道,拿到手的是已经煎熬好的成品,不会亲自去制作现场“监督”,那么用的药材到底好不好,是不是开的药都用上了,熬制的过程是否严谨卫生呢?另外,除了药材重要,熬制工艺也非常关键,膏方熬制必须严格按照传统工艺,药材浸泡的时间、煎煮火候的大小、辅料的比例、加工的容器、加入药材的时间无不影响着收膏的成败和膏方的质量,而这些技术只有经验丰富的专业药剂师才能掌握。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医院,黄石市医院对膏方制作过程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制膏人员也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药剂师。

由资深的中医师开方、经验丰富的药剂师亲自制膏,今年冬天,配一料适合自己的专属膏方,好好的为身体加油充电吧!

往届膏方节火爆场面更美观、更实用,包装升级膏方专家一览特邀大咖

李天望,男,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武汉市内镜学会委员,湖北省中医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擅长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胆结石、腹泻、便秘、消化系溃疡、炎症性场病有所研究,对内窥镜诊断、内镜治疗息肉、出血扩张、胆道取石等有较深造诣。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武汉市内镜学会委员,湖北省中医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丁砚兵,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脑病科负责人,湖北省首届中青年知名中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康复学会委员。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编委。临床工作近三十年。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等疾病,对中风病高危因素筛查及中医药早期干预预防有深入研究;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脑梗塞、脑出血、周围神经病变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有用请转发

赞赏

长按







































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白癜风的危害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vemate99.com/jbbx/112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