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似是而非、以假乱真的言论很多。一般其他类的言乱也就罢了,但有关健康的内容我们了解时一定要谨慎,因为健康类的自诩事关人的身体安全,如果真假消息分不清楚的话,很容易伤身,甚至减寿短命。特别是代谢类的疾病,例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三高以及高尿酸和痛风等问题,多数在初期并没有明显的表现,人体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时候只需要注意饮食,加强锻炼,减肥就可以让人体自我恢复正常。
但是,很多人不去咨询医生或者营养师,而是习惯去网络上找减肥方法减肥的方法而网络上的各种减肥方法层出不穷,比如:生酮饮食、防弹咖啡等等不断推陈出新,很多人看到新名词,以为又发现了新的减肥捷径,其中有些方法的确可短期进行,也能看到成效,但如果长期执行,却反而容易出现三高,让健康受损。如果真的想减肥,避免复胖,最后还是要回归均衡饮食及适当的运动,才不会囤积过多热量。特别是应该定期咨询营养师,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个性化的评估、追踪,以免影响病情。那么对于这类问题,网络上都有哪些传言呢,哪些是真的呢?
多喝牛奶可降低患代谢疾病的风险?
这不正确,血脂高的人一天不宜喝超过毫升的牛奶。奶类的一日建议量是两份,每份约毫升,一般也就是市场上买的奶制品一小盒或一小罐。因为牛奶中的油脂量不低,所以有代谢类问题,尤其是血脂太高的人,建议改喝低脂奶,不建议一天喝超过两份。
多吃蛋可减少代谢类疾病的风险?
这也是不正确的,虽然现在对于胆固醇没有设上限,但如果胆固醇高的人还是最好控制蛋黄摄取,一天一个鸡蛋足够了,不要过多摄取,如果以前限制吃蛋的效果比较好,那么还是要执行之前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
而且,美国新公布的饮食指南并不是指可以无限制地多吃蛋,只是不再把控制胆固醇的重点,放在严格限制蛋的摄取量。
每天食用1份坚果可以降低代谢疾病风险?
这种说法也过于片面,坚果也是油脂,并非吃越多,预防代谢疾病的效果就更好!
对于1分坚果我们必须要控制量,一般在15-25克之间,因为坚果在营养学分类属于油脂类,适量即可,不宜多吃。不过,有些素食者喜欢多吃一点坚果,因为素食者偏向清淡饮食,油的摄取量不多,那么坚果略多一些没关系;但请记得,并非吃得越多,越能降低三高风险。
想赶走代谢类疾病就吃低胰岛素饮食?
其实,“低胰岛素饮食”仅是概念,若未注意烹调方法或未控制总热量摄取,一样无法控制体重!
网络上提出的能降低代谢问题的“低胰岛素饮食法”,建议:饮食中的淀粉及糖、蔬菜水果和蛋白质,以“1:3:3”的比例来吃。这种“低胰岛素饮食”的概念类似低升糖指数饮食,也就是吃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让血糖不要剧烈波动,以免胰岛素分泌太多。低GI的饮食原则被医学界认可为健康的饮食概念,可帮助减重及控制三高。
不过,大家若要尝试所谓的“1:3:3”的“低胰岛素饮食”,必须注意的是这个比例并不适合每个人,每个人到底该吃多少量,还是得根据本身应控制的热量来计划。若比例对,却未注意烹调方法,也未控制总热量摄取,是不会有减重效果的。
所以,建议应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生理状况、疾病及治疗方式等情况,先咨询专业营养师或医生的评估、营养诊断及饮食建议,才能得到适当的预防效果。另外,网上流传的这种方法,蛋白质摄入偏多,如果肾有问题的人应该特别注意,而且这应该是每天所有蛋白的摄入量,不应该再添加奶的摄入了,一定要注意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