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揭牌,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将与北京市房山区委社会工委正式展开基地共建合作。另据北京市房山区委社会工委书记、区社会办主任于瑞林透露,今年,房山区将重点在资金、人才、场地这三个硬件的筹备上有所突破,在已搭建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基础上,再投入一笔钱,培养一支队伍,力争把北京市心理服务培训实践基地建在房山。这是房山区今年要做的三件事之一。
于瑞林强调,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房山区在“十三五”社会治理规划当中,特别地把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写了进去,而且还在中期修改中进一步加大了“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比重。从房山区委到区政府,对构建心理服务体系、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都非常重视。今年,房山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有一个特殊的政策叫“上不封顶”,即不限定资金的额度。“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在寻找合适的项目。”于瑞林说,因为政府要购买的项目需要切实地服务百姓,让老百姓能真正感觉到实惠有用。
据于瑞林介绍,今年房山区将通过春燕社会工作事务所或者其他机构,以及申请建设的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实践基地,计划启动对房山区的社区百姓,尤其是领导干部、教师、医生这些职业人员入手先做心理健康普查,这将是对房山区社会建设重大的贡献。“做1万人就是成功,做10万人就是巨大成功。假如我们把房山区的社区百姓心理健康普查都做出来了,形成心理健康数据库,提供给区委区政府,在很多重大决策上包括拆迁征地等方面,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了解不同人群的思想认识趋向,再加以科学的运用,对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
为何要如此重视?
于瑞林
于瑞林在当天的“UCASS社会组织与公共治理工作坊”上表示,读了《抖音毁掉了中国青年一代》一文后,感触非常深。“天天看手机玩游戏、上抖音,并沉迷在其中,无法自拔,这都是问题。个人认为,现在越来越应该有心理服务介入,好多问题都是积累而成的,必须要通过心理疏导和实践上引导转变青年人的观念。”他表示。
龙斯钊
同样,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主任、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秘书长龙斯钊用数据指出,农村的心理服务工作和城市的心理服务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现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非常迫切。
据龙斯钊介绍,对比年和年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做的全市居民心理状况的调查,发现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今年4月29日,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联合了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在西安发布了一个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其中显示当前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有73.6%,有心理疾病的有16.1%,心理健康的仅10.3%。这说明心理健康已经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
班春燕
房山区春燕社会工作事务所负责人班春燕则分享了一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世界上80%的人在人生不同阶段都会经历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所以心理问题很普遍地在于大众身上。
而就在几天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决定在今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gamingdisorder),并将其列为精神疾病。WHO还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班春燕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指出:心理问题不可怕,可怕在于它的隐秘性。她说:“现在我们大众对于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这些概念混淆,会导致一些一般性心理问题在早期不能被识别,得到有效干预,长期挤压变成心理疾病,甚至精神障碍。”
成功案例开心一时失败案例反思很久
春燕社会工作事务所
“我分享一个失败的案例,为什么分享失败案例呢?我觉得成功的案例可以让我们开心一段时间,但是失败的案例确实让我们反思很久,包括现在都记忆深刻。”班春燕说。
作为于瑞林口中房山的一枝独秀,房山区春燕社会工作事务所成立于年,由5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心理专业的大学生组成,他们用“心”服务,以专业社工方法结合心理服务技术为特色,为需要帮助的群体和个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救助服务,是房山区唯一的五A级社工事务所。
负责人班春燕分享了该机构目前开拓的三个领域(司法、学校和社区)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并分享了其一直在探索构建一个真正为百姓所需、切实符合百姓需要、被百姓所接受且受欢迎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的经验。
班春燕介绍说:“我们开展比较多的服务都是面向已经产生问题的人群,觉得心理服务工作是预防大于治疗。据以往个案研究统计,有心理障碍程度才来治疗的服务对象达到95%以上。所以我们在社区主要开展的是前置性服务,在社区建设心理服务站,以站点为依托帮助社区搭建心理服务平台,构建一个‘3+3’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具体指从心理服务的网络团队的搭建到培养,包括面向健康人群的心理宣教,到一般性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最后到研究性心理问题的预警和转接的服务。重点工作放在健康人群的心理宣教工作当中来,这个健康一定是打引号的,因为心理健康不是一个静止状态,是一个相对变化发展的状态。”
班春燕给在场者分享了这样一个失败的案例:
“之前接到过学校转过来的一个初二男生的个案,这个孩子因为打骂老师、父母,被转接到我们的机构。前期信息收集过程当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孩子在其老师和家长的评价中非常低,‘人渣’这个词是他母亲对他的描述。接触过程很难,我们也一直坚持‘非批判’,以对他完全接纳的态度和他做工作。我们发现这个孩子有非常大的心理创伤,他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被虐待,并被威胁不能告诉家长,在寄宿学校又受到了校园霸凌,他向老师和家长求助无果。长期积压的心理情绪,使他去报复老师、报复家长、报复社会。
我们在做这个孩子心理辅导过程当中,更多要做他父母的工作。为什么失败?就是失败在和他父母的沟通上。父母的认识非常固化,他们觉得我让你帮助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在我这儿浪费时间。多次沟通未果,他直接带着这个孩子和我们机构断了联系。当时孩子已经产生了变化,转变他的态度愿意,当时改变的时候折在了父母身上。
我拿这个个案和大家分享也是想表明,一个人心理问题真的不仅仅是与个人有关,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一个家庭、父母、学校,甚至包括他同类群体、社区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搭建起一个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北京中科医院几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