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预防 > 疾病病因 > 特克斯县人民医院亚健康服务中心健康体检

特克斯县人民医院亚健康服务中心健康体检

发布时间:2017-11-10 17:58:25   点击数:

为什么定期健康体检很重要?

人的身体其实就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而身体的各个器官就像机器零件,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存在的隐患会逐渐增多,如果长年不检查,就会出现严重的故障。

疾病早期没有症状,轻微症状又往往会被忽略,而科学、定期、有效的“健检”能做到早期发现疾病征兆,及早防治,及早消除隐患,使健康状态最大限度得以保持。

每年一次定期健康检查,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健康“参考值”,作为自身健康状况的指标。若没有这个参考值,只能采用普通标准,其针对性较差。

体检帮你走出亚健康人群

有人认为健康体检是老年人的事。而近年的统计表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年龄在31~60岁的年龄段中:脂肪肝占12.9%,肥胖31.6%,高血压12.8%,冠心病3.1%;在这些人群中有2/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10死于肿瘤;1/5死于肺病、糖尿病,仅有1/10可进入老年。在社会环境压力逐步增大的今天,亚健康人群正在成倍增长。据统计28到45岁的青壮年有70%以上是亚健康人群。年仅39岁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因患突发性心脏病去世。作为天天与药打交道的成功人士,为何竟如此英年早逝?年轻不是保险柜,只有体检才是及早发现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措施。

及时发现小毛病后的大隐患

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已是耳熟能详了。当蔡桓公的病尚在腠里、在肌肤、在肠胃时,扁鹊一次次地提醒蔡桓公赶快治疗。但是蔡桓公却讳疾忌医,强调自己很健康,说扁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从而放弃了有效的治疗时间。到病入骨髓,再求扁鹊治疗时,这位神医也无能为力了。蔡桓公最终病入如膏肓而死亡。

其实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肿瘤等许多疾病在初期乃至中期都具有无痛性或症状不明显的情况。这时只能依靠现代医疗检测仪器和体检医生专业能力,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信号。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为受检者的健康恢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

体检帮你花小钱,省大钱

身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每天都在不停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一次体检的结果并不具有长期的意义,人体的健康会随着时间、年龄、生活习惯及工作压力而改变,坚持定期体检,目的就在于及时发现致病因素,及时改善,保持健康不得病。

生活中经常听到许多人这样说:“我的身体没毛病,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其实,主观感觉并非绝对可靠,有时也会欺骗人。这是因为有许多疾病,在初期乃至中期,自觉症状轻微,甚至没有什么症状。因此,病人自己难以察觉。如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病后几年乃至十几年也不出现明显的自觉症状。再如隐性冠心病,病人自己根本毫无异常感觉,只能在全面、系统地进行循环系统检查后才能确诊。一些癌症也是这样,直到中、晚期才出现症状。正由于此,许多癌症发现时已经过晚,失去了根治的时机。

人到老年,各种感觉器官都会老化而变得迟钝,该疼痛难忍的病会变得轻痛或不痛,如急性心肌梗塞等。因此,老年人更不要轻信自我感觉,要相信医生,相信现代医学技术,才能早期发现各种严重疾病。

健康检查应该注意什么

到医院去进行健康体检,应该间隔多长时间、检查哪些项目呢?这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全面考虑来作出选择2健康VIP专家提示: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壮年:每1~2年检查一次,检查的重点项目是心、肺、肝、胆、胃等重要器官,以及血压等。但体质较差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肿瘤等带有遗传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哪些食物体检之前不要吃?

选择做安全体检时,体检前1到3天饮食要清淡,专家提醒,最好在体检的前两周少吃海产品等食物,以下6种食物易影响体检结果,检查前应忌食;

含碘高的食品

体检前两周不要食用含碘量高的食品,如深海鱼油、藻类、海带、海鱼、海蜇皮等,由于这些海产品含碘量高,会影响甲状腺功能检测。

含嘌呤类的食物

中年人每年做健康体检时,要注意检测血液的尿酸浓度,由于嘌呤类的食物对尿酸检测有影响,所以不要吃含嘌呤类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类食品。

动物血液制品

动物血液制品对大便潜血试验检查有一定影响。

含糖食品

体检前尽量不吃各种甜食、饮料等,这些食品含糖量高,对血糖、尿糖的检测有一定影响。

高蛋白食品

如鸡蛋、肉类等,以免影响对肾脏功能的检测。

高脂肪食品

如果吃了高脂肪的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等,血脂会上升,影响血脂的检测。

哪些人需要每年体检不能缺席

第一类人——白领族

对多名31-60岁白领调查,发现脂肪肝发病率高达12.9%,肥胖症患病率达31.6%,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2.8%,冠心病患病率为3.1%。

据专家分析,白领的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患病率之所以比其他人群患病率来得高,可能是由于白领常有过量的摄食、进寒食、吃夜宵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扰乱了其正常代谢,为脂肪肝和肥胖的发病提供了条件。若能每年体检一次,这些疾病就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第二类人——40岁以上的亚健康人群

18至40岁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逐渐走下坡路,40岁以上,潜疾病状态的比例也陡然攀高。亚健康状态在中年以后也变得明朗化。肩负事业和家庭重担的中年人,切勿轻视亚健康状态,以免将来诸病缠身。

第三类人——慢性病人

一些已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肠胃病、哮喘、肾病等疾病的人,他们在医生精心治疗下可能得到暂时的缓解,但“缓解”不等于一劳永逸。因此这些病人仍应定期对疾病进行复诊和检查。

第四类人——长期工作负荷过大的厂、矿作业人员繁忙的打工生活,也许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及家人的将来打拼,但是殊不知身体才是一切的根本。当您在不知的情况下也许疾病开始的身体里蔓延,适当体检可以:“自己少受罪,儿女收受罪,节省医药费”,不要等走到生命的尽头,那时已经晚矣。

健康检查五项禁忌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不少受检者由于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或认识偏差,出现种种疏漏,使体检的目的难以达到。

一.忌采血时间太晚

体检化验要求早上9:30~11: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2:00。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值失真(虽仍为空腹)。所以受检者应该尽早采血,不要轻易误时。

二.忌体检前贸然停药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服药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体检医生也可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服少量降压药对化验的影响是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来体检。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而干扰常规治疗。

三.忌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表内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有些检查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如肛门指诊检查,对四十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言而喻。

四.忌忽略重要病史陈述

病史,尤其是重要疾病病史,是体检医生判定受检者健康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据此制定干预措施,对疾病的转归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有的受检者抱定一种“考核”一下体检医生水平的心理,认为疾病只能靠查出来,不能靠说出来。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例如,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前,必须弄清楚其高血压病的发病时间、治疗过程、用药情况等关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的治疗意见,包括加减用药剂量、调整用药品种等,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受检者记不住所服药物的名称,可以把药盒带来辨认。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五.忌轻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对受检者健康状况的概括和总结,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受检者对体检过程较为重视,却忽视了体检结论,没有仔细阅读和认真实施,使健康体检失去了意义。

为了保证您健康体检结果的准确性

请您注意如下事项

1、女性要避开经期,怀孕或者自我感觉怀孕应在体检前告知体检相关人员,怀孕或有可能怀孕的女性受检者,请勿接受放射性的检查;

2、体检前几天,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饮酒,不要吃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3、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以免影响体检结果。最好能洗个澡;

4、注意保持血压的稳定,如果您日常有佩戴眼镜的习惯,请佩戴眼镜去,体检当日,不要化妆,不要穿连衣裙、连裤袜;

5、如曾经动过手术,要带相关病历和有关资料;

6、体检当日早晨应禁食、禁水;

7、体检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困难,请及时与导医联系;体检时间:检查前三天请保持正常饮食,勿饮酒,体检当日9:30—11:30医院,空腹。

8、前来体检者请提前电话预约。

-

赞赏

长按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vemate99.com/jbby/54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