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约80%花在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
前段时间,在三亚落幕的“卫生事业发展趋势总编座谈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毛群安指出,这一反常现象提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必须从过去重治疗转为以预防为主。
医院的癌症患者以及躺在ICU的抢救病人,他们临终之前的治疗费用甚至高达百万!广东地区之前也做过调查:平均存活20年的慢性乙肝患者发病后,治疗费是预防费用的倍!既然预防的效益如此明显,为何现实却与之相距甚远呢?经济能力的不足,一度被视为主要原因。果真如此吗?拥有小汽车的家庭,想来不会太贫困,但他们对待健康投入的态度,却未必比普通民众更积极。
可见,在某种意义上说,投入能力不是问题,投入意愿才是问题所在!40岁前拼命挣钱,40岁后花钱买命。挥霍健康,透支生命,忽视保健,轻视预防,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罗京: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享年48岁
死因:淋巴癌扩散,于年6月5日不幸与世长辞。
傅彪:演员,享年42岁,死因:肝癌,根本原因:过劳死。
于年8月30日上午9点35医院辞世。
高秀敏:演员,享年46岁死因:心脏病过劳是诱因
年8月18日4时在长春市深圳街华侨村名人公寓去世
梅艳芳:歌手,演员享年40岁死因:宫颈癌
年12月30日,凌晨2点50分,医院告别人世。
年5月13日,“林妹妹”陈晓旭因患乳腺癌去世,年仅42岁。
姚贝娜:歌手
年1月16日下午16时55分,因乳腺癌复发,医院病逝,年仅33岁
马华:健美教练享年41岁死因:白血病
年9月22日零时9分在北京去世终年41岁。
作为“中国健美第一人”,马华早已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更成为一个知名品牌,甚至成为中国健美运动的代名词和象征。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把大众健身运动带给他人的健康偶像,一个声名显赫的健美教练,却突然间英年早逝!而原因不是意外,却恰恰是因为健康。这更让所有获悉此事的人感到意外和遗憾,甚至有些别扭。人们简单不愿相信这一事实!更无法将一个健康、美丽、活力四射的形象与疾病、死亡这些晦暗的词汇关联起来。
专家提醒
不要总以为疾病离我们很远,不要让健康埋有隐患。我们已经有太多的朋友,太多的亲人被疾病、被癌症夺去了鲜活的生命。要知道,很多疾病在早期是很容易防治的,长期失治才会加重恶变,以致丧失生命。珍爱健康,定期干细胞保健治疗,定期健康体检,有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才能更好的珍惜生命。
定期干细胞保健治疗,拒绝亚健康!
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功能是决定生命衰老的的关键因素。人体是由约种不同细胞组成的,约计60万亿个细胞;每天约有1-2%的细胞死亡,同时每天也有1-2%的细胞新生。所有的新生细胞皆来自于干细胞,当新生的细胞生成少于衰老细胞的死亡数量,人体便会逐渐衰老,因此干细胞的功能和数量是维持人体器官功能的根本。
那么,干细胞的作用有哪些呢?
(1)能够及时根据人体需要增殖、分化出年轻的细胞,及时更新替换掉衰老的细胞,提高全身细胞的活性。
(2)激活休眠细胞和处于抑制状态的细胞。
(3)增加正常细胞的数量。
(4)恢复体内细胞应有的活跃程度。
(5)提高全身细胞活性。
(6)恢复细胞再生能力。
做好事前控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一切既成事实,高额的投入也就不可避免。而且这种集中的健康消费并不能带来好的生活质量。目前,医疗费用具有无限的趋高性,对于有些病症晚期患者,连发达国家也不主张无谓的浪费性治疗。我国国力尚不雄厚,老百姓也不富裕,而转变观念正是为了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看病而负债累累。
战国时代有一名医叫扁鹊,医术非常高明,受到魏王的接见,扁鹊说自己的医术比不上中兄,中兄的医术比不上长兄。魏王很奇怪,说:“那为什么你的长兄默默无闻,你的中兄只是小有名气,而你却名贯四方呢?”扁鹊回答:“我的长兄总是治病于发病前,我的中兄治病于发病初期,而我却治病于病情恶化之后。”从这段对话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事前控制比事中控制更重要,事中控制比事后控制更重要,对付危机(病情恶化)的最好方法是不陷入危机(病情恶化)。做好事前控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定期干细胞保健治疗,拒绝亚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