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强调了预防;
从针对病原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
有时,我们发现,有些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针对一些病毒的感染性疾病,抗生素就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总是针对病原进行对抗治疗,有的时候确定治疗方案还需要依这个人的抵抗力的高下而定,他的消化系统怎么样,他的饮食怎么样,整体状态好了,他就可以抵御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当中的滋生和传播,减缓病情。换言之,有的感染会进一步加重,用许多抗生素都无效,甚至造成菌群失调,这是因为病人的整体机能,包括代谢循环等系统功能都下降了。所以,治疗疾病从局部走向整体的思路很符合中医学治病的思路。这个报告当中还谈道,要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
向重视人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
病灶的改善,比如说对于肿瘤患者,我们有的时候需要当机立断把它切掉,但有的时候就不能以对抗这个病灶作为主要的治疗思想和手段,要考虑到这个人的生态环境到底怎么样,切了这个肿瘤能不能起到更好的改善身体整体状态的目的,中医学讲扶正祛邪,有时邪去了还会再来,因为正气没有强盛,肿瘤切掉反而转移了,也是生态不良所致,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还有,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群体治疗是针对一种病我们就用一种药或者几种药,男女老少全用这样一个方法治疗。而现在,我们要向个体治疗发展。首先,我们要判断就诊者的性别、年龄、虚弱与否。然后,去判断对方是否邪盛,询问其最近熬夜了没有,情绪怎么样,消化怎么样,大便怎么样,睡眠怎么样,女性病人的月经情况怎么样。这些情况可能都是有助于我们在治疗方面进行个体化的信息,这叫特异的治疗,也叫一对一的治疗,这实际上就是中医学当中所强调的辨证论治,要因人而异,且因时而异地去治疗。一个人从四川来到北京,要是生了病,如果他这个病是在四川就有,然后带到了北京,那么可能他在北京的治疗和在四川的治疗方法就不一样,要因地制宜。如果一个是老人,一个是青年人,他们得的是同一种病,那他们的治疗也不会是一样的,因为老人的生活经历太复杂了,他的劳损程度可能比年轻人也更多一些,那么他的治疗就不是单向性的治疗,而是更整体全面一些的治疗。另外,报告中还谈道,从生物治疗
向身心综合治疗发展,强调了身心的综合。
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的中医学就是最讲究综合,最讲究整体和系统的,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以病人为中心,发挥民众在健康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今天要强调的是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亚健康的人群和健康的人群该怎样从自我保健开始做起。当然,在报告以及医疗服务方面应该是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得病的是人,如果仅落脚在人的病上,这就局限了,病人不仅有生物属性,更有社会属性,所以不能只看他这个病的简单生理问题和病理问题,还要看到很多与此相关的社会影响、心理影响,以及精神影响,这就是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所以,这些观点都需要我们再进一步地去思考。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技术|侯逸帆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