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度百岁乃去”,首先生活要以阴阳变化的自然规律为法则,而不能以个人的私心妄念为依据。阴阳的对立、统一和转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中医学养生观提出“法于阴阳”,揭示了人体也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复杂系统。
二、和于术数要恰到好处的掌握几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术法,譬如达摩易筋经、太极拳、八段锦和五禽戏等。
三、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定时、定量,不多食,不偏食,不乱食,并注意饮食卫生等。做好了这一点,就有利于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并防止传染疾病。
1、注意食饮有节:古代养生家认为,食勿过饱是长寿的条件之一。
2、注意营养平衡:即主副食的种类要合理搭配,做到多样化,不偏食。多年前,在《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就给人们设计了一张合理的食谱:“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个食谱有主食,有副食,并且阐明了各自的作用。
3、克服偏嗜,合理营养:
(1)五味不可偏嗜,贵于调和。
(2)各类食物都不可过食,尤其不可过食肥甘厚味,因其可以聚湿、生痰、化热,变生多种疾病。
(3)讲究营养的全面、充足,食物多样化。
4、定时定量,调适寒温:脾胃的运动有一定的生理节律和限度,定时定量即可保养脾胃,增进健康。注意饮食的冷热调和,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冷热失宜可直接损伤脾胃,还可以伤及他脏。
5、注意饮食卫生和食补
四、起居有常要顺应四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并要习以为常,持之以恒。
在众多的养生方法之中《黄帝内经》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把“顺应四时”放在诸法之首,认为这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措施和先决条件。
另外,人们不仅要注意四时的摄养,还应重视晨昏的调护。在一日之中,清晨和傍晚是气温变化较大之时,也是人体阳气开始发生和潜藏之际,所以应当加强调理和保护,以免受邪发病。
五、不妄作劳不该做的事不做、该做的事要量力而行,要调试劳逸,以防过劳。此外,性生活要适度,以免“房劳”。
明日专家推荐:
方来秋大夫
每周日上午9:00——12:00
著名中医专家,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之女。从医几十年,深得家传,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胃肠病、肝胆病、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病、男科病等各种内科疾病,尤其对妇科各种疾病:如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有独特疗效。
华璞大夫
每周五下午1:30——4:00、每周日上午8:30——11:30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擅长治疗内、妇、儿、皮科病。对于针炙及手法治疗有独到之处。主治内分泌紊乱、脾胃病、过敏性鼻炎、哮喘、头痛、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子宫肌瘤、小儿感冒、厌食、湿疹、荨麻疹、颈椎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