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预防 > 疾病特征 > 中国脑健康日丨预防大脑亚健康从这些小事做

中国脑健康日丨预防大脑亚健康从这些小事做

发布时间:2021-3-16 14:40:10   点击数:

9月16日是中国脑健康日,如今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出现用脑过度症状,比如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等。实际上,大脑健康关乎到身体的各个方面,就脑血管疾病而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它是居全球第一位的致残疾病。今天小新就来跟大家聊聊大脑亚健康的那些事儿。

大脑相当于人的司令部,因为大脑管人的感觉、感官、思维。一旦大脑有了毛病,人的意识、思维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我们大脑整个的重量只是人体重量的2%,但它对血液供应的需求是全身血液供应总量的20%。大脑这些细胞要靠充足的血液供应维持他的思维,这样的话,人才能作出判断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所以,脑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

脑卒中、脑炎、脑肿瘤、脑外伤……在很多人眼中,有的人认为,只有得了脑部疾病才能证明大脑处于不健康状态,但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

大脑不健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脑出现病症,比如脑卒中、脑炎等,另一种则是大脑处于“亚健康”状态。

大脑“亚健康”是因为精神压力长时间积累,大脑长期超负荷运转,妨碍了大脑细胞对氧与营养的及时补充,使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脑疲劳,引起“亚健康”症状甚至患病。

大脑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患脑血管疾病。

疲劳健忘,需警惕大脑亚健康

大脑“亚健康”是因为精神压力长时间积累,大脑长期超负荷运转,妨碍了大脑细胞对氧跟营养的及时补充,使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脑疲劳,引起“亚健康”症状甚至患病。

大脑倘若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极容易患脑血管疾病。

若是在生活与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容易疲劳、反应能力降低、记忆力下降、不容易集中精神等症状,就需警惕大脑‘亚健康’。”

小新建议以下人群需要警惕大脑“亚健康”,并且需要定期进行脑部健康检查。

以下人群需警惕大脑“亚健康”

?40岁以上人群;

?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

?长期吸烟饮酒者;

?有肢体无力或麻木现象者;

?经常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现象者;

?情绪不佳、睡眠不好、记忆力下降者;

?颈椎病患者。

用脑过度是什么样的体验?

长时间学习工作且不注意调整,就会导致用脑过度。

用脑过度会造成我们本应敏捷的反应变迟钝、注意力涣散、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身体感到虚弱无力、思维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都大幅下降等,而且因脑部神经细胞高度紧张的缘故,严重的人还可能会出现夜不能寐、多疑、焦虑、抑郁,甚至还有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

由此可见脑部过于疲劳对于我们的危害非常大!而且长期用脑过度不注意调整的话,还可能会诱发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

看了以上用脑过度的症状,有没有感觉到很恐怖,那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大脑做到“张弛有度”?

如何缓解脑部疲劳症状?

①饮食补充法

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含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食物。

比如豆腐、牛奶、鱼肉类食物可防止疲劳过早出现,多食水果、蔬菜和适量饮水亦有助于消除疲劳。

此外,有研究显示,绝经前妇女如果摄取适量的铁和锌,也有助于加强记忆力。

②运动调节法

“动”起来,不要让大脑“生锈”。压力过大时应学会放下,心境开阔一些,跳出圈子看问题,同时做好日常生活中心态的调节。

多进行户外运动,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延缓大脑老化。

科学家们发现,运动时由于精神奋发,心情舒畅,因而又促进了大脑释放出特殊的化学物质,这对促进记忆力和智力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作用。

与此同时,经常进行咀嚼锻炼也有益于大脑健康,使用咀嚼肌时,刺激会传到脑干、小脑、大脑皮质,提高脑部活动。

充分咀嚼还有助分泌胆囊收缩素,这种荷尔蒙能随血液流动进入大脑,提高记忆力与学习能力。

③休息恢复法

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过度用脑。

在工作、家庭等社会压力极大的环境下,要遵循健康的生活规律,以免造成生物钟的紊乱失调,尤其要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过度用脑。

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喘气”和休息时间,最好方法是躺下来放松肢体,或者安枕大睡,往往一觉醒来倦意就会全消。除此之外,听音乐、练书法、绘画、散步等也有解除生理疲劳之功效。

切记!千万别以为抽烟喝咖啡就能够振奋自己,强迫自己战胜疲劳,继续学习与工作。

使用兴奋大脑的方法强迫大脑继续工作,这样只会加重心理疲劳,加重细胞损伤,对机体十分有害。

劳逸结合不能只是说说而已,长时间的学习工作甚至于废寝忘食或许在短时间内可以让你有较多的收获,但是如果长此以往,真的到了过度用脑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脑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vemate99.com/jbtz/1019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