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大家的身体其实很多也是出于亚健康的状态的,尤其是经常久坐不动的办公室人群,体内的血液流通与循环可能更容易不通畅,或者是经常感觉身体很疲劳的人群。这类人群最常见的健康困扰就是肩膀、颈椎的问题。
艾灸在现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艾灸刺激人体的穴位,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能够温热散寒,活血通络,能够治疗患者气滞血瘀、经络堵塞等引起的病症;还能起到调节阴阳,加强机体的气血运行;还能够加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艾灸曲池古人认为,曲池是“目灸”的名穴。艾灸曲池,能够使眼睛明亮、视力提高,对眼睑炎、结膜炎等眼病的疗效都非常好。另外,曲池又为大肠经的合穴,具有调节胃肠功能,对于防治腹泻、便秘等肠腑疾患都很有帮助。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处,艾灸此穴可以温经散寒、舒筋活络,使上肢的功能更加灵活。
因此,对于肩周炎、肘关节炎、网球肘等常见病也有极好的防治作用。除此之外,曲池穴的清热祛风作用也很强,是退热的主穴。可用于调理各种发热、感冒、风疹等。
曲池位置曲池穴位置很容易找,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便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在肘横纹外侧端处。简单点说,就是先将右手手掌摊开,左臂微微弯曲,用右手的掌侧,来敲打左手的手肘处,也就是曲池的位置。曲池穴作为大肠经的合穴,这里阳气达到顶峰,就好像万支河流入海。
艾灸方法也有以下三种:
1、艾炷直接灸
可以用无瘢痕灸,每次3-5壮,隔日或每周1次。
2、艾柱隔姜灸
置枣核大艾炷,坚持灸可见效,以局部温热潮红为度,隔日1次。最适用于上肢功能保健。
3、艾条悬起灸
家庭常用艾条即可,以温和灸和回旋灸为主,每次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除了上述功效之外,在日常保健中曲池穴还有降低血压的重要作用。高血压发作的高峰期在早上6-10点,下午15-17点。如果在这两个时间段,间歇性地按摩曲池穴,就可以起到平稳血压的作用。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多按摩曲池,对身体好处多多,沉稳有力即可。
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我们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
3、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
4、艾灸是需要我们保持情绪稳定的,太过于高兴或悲伤都不利于艾灸,在这种情况下施灸,效果会大打折扣。并且吃的过饱或不吃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一些患有肠胃疾病的患者,这些问题更加应该避免。
信息来源:网络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小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