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个身体本来是很智能的,身体有能力搞好自己,但是脑袋越来越强大后,能量会越来被越多地被脑袋消耗,于是身体总是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和足够的机会来调整自己。
内经讲思则气结,太多的思虑会让身体气机紊乱,但问题是现代人总是停止不了思虑。这是现代人绝大多数都有亚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工作,大多是用脑袋工作,工作和家庭因素都会导致情志问题、睡眠问题。白天时间身体没机会调整自己,如果晚上睡眠有问题,那就更麻烦了。
给身体提供自我调整的机会,保持良好的睡眠是一种方式,同时静坐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果有睡眠问题,也可以通过静坐来调理。睡眠是身体问题的综合反映,身体好转了,睡眠自然会好。反过来也一样,睡眠好了,身体也会开始好转。
静坐法,也称为打坐,儒家、道家、佛家都有讲到,是修身修心的基础法门,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高深,我们可以暂且不管太深太复杂的部分,只从调理和维护自己身体的角度,当成一个非常容易执行、也非常容易起效的锻炼方法来做即可。
所以大方向来说,调的是心,或者说,需要放下头脑,让心安定下来,心就会自己去调整好身体。所以静坐练的不是身体,所以不用太在意身体的姿势与动作。其实没有动作,就一个静止的姿势。只是在静坐过程中,如果姿势不能保持,可以通过一定的动作来恢复姿势,后文会讲到。
静坐法,南怀瑾老先生讲述的七支坐法,最为简单实用。支这里是最重要、要点的意思。
第一要点:坐姿。
双腿或散盘、或单盘(单跏趺坐)、或双盘(双跏趺坐)都可以。初学者就用散盘,散盘是两腿自然相交,放平,不要翘腿,否则身体会偏;屁股下需要垫一个适当高度的坐垫,这样容易坐直,脊柱保持挺直。如果在床上坐,就垫睡觉用的软枕头即可。
单盘(单跏趺坐)也要用坐垫,左脚在下、右脚在上,或右脚在下、左脚在上,你坐坐看自己感觉,看哪种最自然,身体比较容易直;双盘(双跏趺坐法),是左脚放里面、右脚放外面,反过来右脚放里面、左脚放外面,也可以。静坐练习需要有个过程,双盘坚持不下去可以换单盘或散盘,单盘坚持不下去可以换散盘,重点是先要坚持练,而不是非要保持某种坐姿。
第二要点:坐直。
背脊骨要挺,但不要故意去挺,是直如一串铜钱。以前铜钱是一串一串,串起来笔挺。如果静坐就背脊这里一驼,勾起来的样子,说明有老化的征兆,这是静坐可以调理的,坐着坐着自己就会直起来。
第三要点:肩膀平。
肩膀拉开平的,但不要故意挺。
第四要点:手势。
或称手印,两手叠扣,拇指相对轻触,不要用力相抵;两手放在大腿上;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这个看自己感觉,感觉自然就好,都可以。
第五要点:闭眼。
古人所讲的是半开半闭,但现在大家用眼睛太多了,所以全闭即可。
第六要点:舌抵上颚。
拿手指摸摸自己口腔里上面有个凹的地方为上颚,抵在上牙龈的后根是不对的,还要进去一点才对。
第七要点:颈椎头部摆正。
坐好后脸部肌肉逐渐放松下来,尝试有微笑的感觉。
接着就是调呼吸,保持自然的均匀呼吸即可。
可能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脑袋停不下来:
总是不断地在想事情,今天的工作哪里没做完,明天有什么事情要做,小孩有点不舒服要不要处理一下……这是正常的,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接纳。
接着就是可以通过持续的数息(数呼吸)练习:
让自己逐渐安静下来,脑袋逐渐放空少想事情。数呼吸可以数呼,也可以数吸,只数一种,从1数到9,然后从头开始,如果中途想事情去了,就从头开始。
数息的同时可以观息(观呼吸):
就是闭眼察觉自己的每个呼吸,空气从鼻子进去,从鼻子出来,都能感觉的到,可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