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预防 > 疾病特征 > 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快构建中西

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快构建中西

发布时间:2020-8-27 21:07:59   点击数:

陈文玲张瑾: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快构建中西医并重的医药卫生体制

陈文玲张瑾昆仑策研究院

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家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国际战略、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流通经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主要著作有《中国与世界—以中国视角解析国际问题(上、下)》、《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与布局》、《未来十年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上)(下)》、《药品现代流通研究报告》、《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等。

张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国经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研究》等课题的组长和主要研究人员。

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独特优势

新形势下应加快构建中西医并重的医药卫生体制

陈文玲张瑾

新冠疫情爆发后,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指挥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经过艰苦努力,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向世界展现出负责任大国、有能力大国、有凝聚力大国的崭新风范,用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实践为世界防疫树立了新的标杆。此次抗击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更是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自己的文化和经过几千年形成的中医药宝藏的一场演练。其中最值得我们反思和痛下决心的是,必须加快构建充分发挥中国独特优势的中西医并举、并重、并跑的医药卫生新体制,用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治疗效果,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这次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的人民战争的总体战、阻击战中,中医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

去岁年末与今年年初,中国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交出了令人振奋的答卷,抗疫形势快速好转,治愈率大幅提高,轻症转重症大幅降低,已经在国内控制了疫情,取得了重要的成效。

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救治行动,也是中医药参与程度最深、人数最多的实战演练。中医药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全面参与疫情防控,立下汗马功劳,中医药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程度越高,患者的治愈率越高,这是祖国医学抗击瘟疫的再次“亮剑”。

疫情发生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由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前往武汉指导临床救治,组织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多个省份的中医药精锐力量,国家中医医疗队共派出五批人支援武汉,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共派出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选派高级别专家团队赴武汉边临床救治、边观察总结,从中医角度认识疾病、诊治疾病。中医药院士、国医大师建言献策,论证研究,形成治疗方案,并纳入第三、四、五、六、七版国家诊疗方案,指导全国中医药救治工作。组建10个中医药巡诊专家组,对轻症恢复期患者进行巡诊,组建12个国家级中西医结合的重症专家组巡回指导,制定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占比92.41%以上。河南、甘肃、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90%以上,结果鼓舞人心。

中医药全程参与,使救治关口前移,有效防止了轻症向重症转化,这是抗击疫情中取得成效的重要路径。评价中医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是否有效,抓住两个核心指标,一是病人痊愈的时间是否缩短。新冠肺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10天左右就会痊愈,但是通过中药干预,可以缩短至5、6天痊愈;二是把病程截断,不使轻症转为重症。由国家中医医疗队全面接医院中近名轻症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重症转化率为0,医院收治例,无中药治疗,32例转重症,西医治疗重症转化率为3.7%。科技部启动基于临床实际救治的应急科技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论证了中医对轻症和重症的疗效。张伯礼院士、刘清泉教授团队例临床对照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CT影像好转率提高22%,临床治愈率提高33%,轻症转重症比率降低27.4%,淋巴细胞提高70%。黄璐琦院士团队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住院天数、核酸转阴时间平均缩短2天以上,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脱离吸氧时间缩短,淋巴细胞百分数、乳酸脱氢酶等理化指标明显改善。仝小林指出,在这次救治患者中,“清肺排毒汤”总有效率达到97.78%,使用的患者无一例由轻症转为重症或者危重症。截至3月13日,10个省份例新冠肺炎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汤”后,1例得以治愈、29例症状消失、71例症状改善。其中,在40例重症患者服用后,已有28例出院,12例在院治疗,10例症状好转,由重转轻。

这次新冠肺炎救治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核酸转阴方面比纯西药效果显著,在降低发热、咳嗽、乏力、食欲减退、心慌等十个症状上,比西医组的改善更明显,见效更快,对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有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小于西医治疗时间。中医能减少轻症、重症向危重病的转化,提高重症病人向普通病人转变的几率。

中医药在保障关口前移的同时,从病魔手中抢救了一批重症患者,为战胜疫情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这次抗击疫情开始最大的难题是,现代医学对新病毒没有疫苗和特效抗病毒药,按照最初的说法是“无药可治”,短时间内研制出疫苗和特效药难度很大。等到疫苗研制成功,估计疫情已经结束,远水不解近渴。医院曹彬教授牵头的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结果要等到今年4月27号完成。1月28日,李兰娟院士指出,真正拿到疫苗株还要一个月,检查、检测要半个月,之后最少一个半月审批,大约4月28日才能有疫苗的结果,但中国乃至全球疫情控制刻不容缓。在疫情爆发的紧急时刻,让中医上马,让每个患者喝上中药,挽救了这个局面。中医并不是先花时间去做实验,而是根据人体的具体情况快速出诊疗方案,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快速应对突发性、流行性的疾病,及时控制住疫情蔓延,为战胜疫情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实践证明,中医药不但可以预防疾病,治疗轻症、急症的效果也不亚于西医。李文亮的三位同事确诊新冠肺炎,病情越来越恶化,院领导一致认为难以救治,医院刘清泉教授和张伯礼院士会诊,一线专家共同讨论药方。患者服用中药十几天,病情大为好转,其中两位完全康复,这是中医立竿见影、力挽狂澜的实例。

自古以来治急症是中医的强项,用对了药,一付药下去,患者病情立时就有变化。真正深入ICU,真正参与新冠肺炎、SARS、甲流和登革热等烈性流行病的救治,就会发现,如果没有中医药的介入,将有更多的危重病人一直陷于危重的状态而不能逆转。危重患者往往涉及多脏器功能不全,如重症感染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胃肠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鼻饲中药、中药灌肠、艾灸、针刺等,效果往往出乎意料。因为这时不仅要抗感染、利尿,还要考虑整体情况、病理生理改变,从而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方案,这次中医治愈的事实,使西医危重病专家也都点头称赞。这符合中医的整体思维模式,整体改善危重病人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发挥了中医的作用。中医的思路,符合急危重症救治的特点,不是直接针对邪湿温热痰动手术,而是把表里内外、气血阴阳、脏腑经络之间关系协调好,达到“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中医首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vemate99.com/jbtz/897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