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中学因古郡昭陵而得名。学校创建于年,坐落于巍巍佘湖山和幽幽邵水之间。学校现占地面积平米,建筑面积近平米。现有30个教学班,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编教职工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8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区级骨干教师22人,市、区教育学会成员45人,中考专家命题库成员8人,《邵阳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丛书》编委会成员7人。学校先后获得“湖南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邵阳市社会公众满意学校”、“邵阳市德育星级学校”、“湖南省禁毒预防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多次被评为市、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教育先进单位。这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校在创办初期到本世纪初,有如一朵奇葩在邵阳市教学领域怒放,被当时的各界人士称为“昭陵现象”。如今的昭陵中学传承历史精髓,正在阔步走向新的辉煌。
理念引领,制度引导。
学校坚持以教研为先导,以育人为目标,以发展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引领全体师生形成“敬业、厚德、严谨、开拓”的教风和“勤勉、善思、乐学、向上”的学风。学校为了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出了“人人是学校的主人,人人是学校的管理者”的口号,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召开了数次教代会,完善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从劳动纪律、行为规范、绩效考核等诸多方面制订了系列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由于制度产生的民主化,让全体师生感受到了自己是学校一份子,从而出现了各尽其能、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办学条件,日新月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优质的办学条件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基础,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元素。坦率地讲,昭陵中学在办学初期,靠租借场地蜗居,硬件设施相对滞后,虽然教学质量可圈可点,但还是因为办学条件的原因留给学生及家长点滴遗憾。为了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学校采取了“筑巢引凤”的措施,年投入多万元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修建了米田径运动场和两个塑胶篮球运动场,10个标准乒乓球台,做到活动有空间。年又投资了多万元修建了一栋功能室齐全的科教楼,配有设施齐全的多媒体室和规格较高的多功能报告厅,并按省两项评估的标准给功能室配置了5万册图书和仪器设备,让学生看书借书有地方,动手操作有场所。至年再投资多万元,修建了食堂、糕点房、塑胶运动场及篮、排球场,还进行了校园美化、绿化工作,学校焕然一新,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校越来越漂亮了,越来越舒适了。”
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发展。
学校在抓素质教育时,着重把握两个群体,即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素质的提升依赖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政治学习、中心活动、廉政建设并轨进行。学校每月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两次,学政策、学法规,利用创先争优活动营造你追我赶的局面,廉政文化建设常态化,杜绝以教谋私的不良现象,学校还建立了系列评价制度,每年在校内评出首席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工作者进行表彰、宣传。
教师业务素质建设常抓不懈。学校几年来投入了多万资金对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和作为教研教改经费。近年来,共有多人次教师参加了国培、省培等继续教育。共输送了多人次教师出去听课、学习。各教研组都承担了不同级别的课题。物理组《初中物理实验与教学创新》已结题并获得省二等奖,化学组已承接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绿色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开题。坚持每周一次业务学习。现教研教改蔚然成风。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近年我校共有30多人次教师在各类各级教学比武中获奖,其中省一等奖10人次,市级奖20余人次。在各类刊物发表有影响力的论文50多篇。
教师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和积极奉献教育的保障。学校针对教师群体身体素质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情况,由工会牵头,体育组负责实施,采取了系列措施,定期对老师进行了体检。女工会、医务室定期举行了活动,鼓励全民健身,为教师开放了乒乓球室、羽毛球场。几年来,教师身体素质上去了,工作精力也充沛了。
学校素质教育的成败是通过学生这一主体体现的。提升学生素质,注意全面发展是我校工作重心。学校除抓好课堂教学外,还充分利用周会课、团队课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充分开辟第二课堂,在学生中成立各类兴趣小组,由专人负责组织、指导。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5年来,在九年级学业考试中,我校教学成绩斐然,有多人被省重点中学录取,巩固率和合格率等都名列全市前茅。注重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硕果荡枝头:在邵阳市中学生篮球赛中多次获一、二名,在邵阳市、双清区两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都数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红歌比赛中获双清区特等奖和市一等奖,在各类征文中,有多人次获省市级奖;在科技创新大赛中,30多人次获省市级奖。
承传文明,培育英才。再续辉煌的昭陵中学将以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的全新风貌,兑现办人民满意学校的诺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