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
NationalHealth
美好生活
健康
洞察报告来了!
数据
报告
NationalHealth
丁香医生发布《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约7万人参与调查。《报告》从好心情、好睡眠、好肠胃、好皮肤、好身材等角度设定健康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探寻人们心目中对健康的追求,以及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各种努力。
情绪问题跃居健康困扰第一名
·国民健康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提到“健康”时,人们首先想到的不再是“不生病”而是拥有更高质量的生存状态。据《报告》显示,在人们心目中,健康标签的前三位分别是心理状态好,睡得好、肠胃好,不生病仅排在第四位,紧随其后的甚至还有一些与尊重需求相关的标签,比如皮肤好、身材好、头发好。
健康评判维度的悄然变化,来自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近几年来消费升级大潮的影响。在现今的社交媒体环境中,这种健康需求的变化又将引领新的趋势,成为品质生活的指向。而在关于“健康困扰”方面的数据则显示,97%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存在健康相关的困扰,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情绪问题、皮肤状态不好、身材不好。
数据显示,85%的人认为自己可能患有或曾经可能患有一种或多种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躁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物质成瘾及其他心理疾病。其中,占比最高的三项为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在影响人们情绪的各类事件中,“工作学习的情况”成为最大影响因素。而在应对心理亚健康状态或心理疾病时,人们最多选择用睡党、上网购物、玩游戏、进食等成本更低、更可控的方式来排解。专家认为,这些解决心理困扰的方法可能也正反映了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孤独。
超半数人曾担心猝死
·国民健康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丁香医生的统计情况不容乐观,53%的人都有过猝死的担心,其中有6%的人经常担心甚至每天担心。与惯性认知不同的是,年龄较长的人对于猝死的担心比例反而较低,更为年轻的95后和00后担心自己猝死的比例较高,60%的00后和59%的95后都曾担心自己会猝死。
这些统计数字虽然并非医学数据,却揭示出了大众对个人健康状况不放心、不满意的普遍情况。以宏观视角审视,这不仅是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当代年轻人在面对生活与工作双重压力下的真实写照。工作时长较长的人,对猝死的优虑更甚。工作强度较大的医护人员、新媒体运营、主播等,久坐不动伏案较多的设计师、程序员等担心过猝死的比例更高。而学生中担心自己猝死的比例也不低,竟有58%之高。
此外,《报告》中还对大众的睡眠、运动状况做了详细调查,不管是“北上广不相信早睡”,还是“男生女生都钟爱虐腹”,都体现当代人一边追求健康,一边充满矛盾的现状。但可喜的是,“健康”这个词在公众社交媒体上越来越流行。从年的“保温杯泡枸杞”,到年的“我不是药神”,再到年的“朋克养生”,网络在打破地域界限,让高线城市和低线城市在消费、健康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不断缩小的同时,也促使大众对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