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预防 > 疾病病因 > 健康从ldquo治未病rdquo

健康从ldquo治未病rdquo

发布时间:2022-7-6 20:21:54   点击数: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身体状况反而越来越糟。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真正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已越来越少,亚健康人群数量正在不断增长。

面对我国庞大的亚健康群体,如何有效运用传统中医药诊疗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了世代中医人共同的追寻,“治未病”的理念也由此应运而生,并随着疗效的增进,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那么,“治未病”究竟有哪些奥秘呢?

认识“治未病”的三个层面

“治未病”,最早源于我国医学名著《黄帝内经》,其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治未病”呢?邓国忠介绍说,一般来讲有三个层面,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愈)后防复。

具体来讲,未病先防,是指在没有疾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方面注重平素养生,防病于先,着眼于平时的养护和调摄,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另一方面就是防微杜渐,欲病救萌,重视疾病的早期征兆,及早采取措施,将疾病止于萌芽状态;

既病防变,即指在已经发病的情况下,要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在疾病早期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时积极治疗,同时在诊治疾病时,不仅治疗已发病变,还需掌握疾病发展转变的规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阻止疾病发展与转变。

瘥(愈)后防复,即指疾病痊愈后仍然要谨慎对待,防止其复发。疾病初愈,虽症状消失,但尚需进一步调整,所以在病愈后,可适当用药物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从而避免疾病的复发。

养生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即顺应自然规律的生存法则。”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在于促进身体向健康状态转化,无论是哪一类人群,关键都还是要在日常生活规律上多下工夫。

一般来说,健康的养生讲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们应以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为养生的原则。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首先是要合理饮食。”邓国忠说,饮食养生要做到谨和五味,合理搭配;其次是适量运动,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打太极拳、慢步走等运动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特别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即精神调养,七情过激则伤身,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因此,中医在养生保健治病过程中,始终重视心理调治。

了解体质类型是“治未病”前提

有的人一到冬天,穿上厚厚的棉衣还直喊冷,有的人只穿着衬衫却嫌热;有的人一吃火锅就上火长痘,有的人百无禁忌却完好无事。为什么不同的人遇到同样的情况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表现呢?中医认为,这与个人的体质差异有很大关系。体质辨识的目的,就是要认识自身的体质状态,发现疾病隐患;正确调理,达到“防患于未然”。

中医将人体大致区分为九种体质,分别是平和、气虚、阳虚、阴虚、血瘀、痰湿、湿热、气郁、特禀。邓国忠说,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中医认识严重不足,更不会主动去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不少人也因此错失“治未病”的良机。

据了解,医院,体质辨识也是该院治未病科开设的一项特色服务。作为雅安首家把体质辨识纳医院,医院采用中医方法筛查出大量亚健康人群。

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健康体检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体检。到目前为止,医院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已服务万余人,其中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十几万余人次。(本文出自雅安日报)

往期精彩回顾

治未病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大会征文及会议通知

消除社会办医的尴尬

王国强:推进中医药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感谢您阅读本文,这里是治未病领域最具价值公众平台——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治未病同仁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vemate99.com/jbby/1188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