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预防 > 疾病病因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基因检测可有效预防癌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基因检测可有效预防癌

发布时间:2018-3-4 1:17:21   点击数:

本周是第23届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加强健康教育、远离不良习惯”。今天给大家介绍在科学防癌、肿瘤防治方面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了解癌症早期检测和科学治疗的知识,远离癌症。

1科普篇

年,中国抗癌协会倡导将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癌、防癌科普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癌意识、增进科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抗癌事业和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

年,我们迎来了第23届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加强健康教育、远离不良习惯”。

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央台新闻在肿瘤防治宣传周,是如何报道如今全国肿瘤的发病情况的吧:

中央台新闻: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癌症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罪魁祸首”之一,让很多患者、家庭承受巨大的负担。无论多年幼多年老,无论多贫穷多富裕,癌症都有可能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年全球有万人死于癌症,几乎占据了全球死亡人数的1/6。同时,全球每年有多万新发癌症病例。

那么,中国的癌症大数据又是如何呢?年初,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和陈万青教授带领团队,在神级期刊CACancerJClin(IF:.8)上发布了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揭示,年我国估计有.2万个癌症新发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会增加1万2千名癌症新诊断病例。同时,年癌症死亡病例为.4万,平均下来每天超过人死于癌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癌症导致的许多死亡是可以避免的。通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远离烟草以及计划免疫等防止出现致癌性感染的公共卫生措施,就可预防30%-50%的癌症。另有一些癌症可以在早期发现、得到治疗和治愈。即使在癌症晚期,也可通过良好的姑息治疗来缓解患者的痛苦。

什么是癌症?

癌症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多种疾病的通称。癌症定义的一个特征是快速产生异常细胞,这些细胞超越其通常边界生长并可侵袭身体的临近部位和扩散到其它器官。后者被称之为转移。转移是癌症导致的一个主要死因。

癌症(Cancer)、肿瘤(Tumor)两个词经常被通用,很多人好奇它们之间的区别。参考杜克大学分子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的文章——《可能是关于癌症最好的深度科普》,肿瘤的关键词是“固体”,而癌症的属性是“恶性”,所以恶性固体肿瘤就是癌症,血液癌症不是肿瘤,良性肿瘤不是癌症。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的话:癌症=恶性肿瘤+血癌;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良性癌症=说错了。

要想直观得了解癌症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普遍?请浏览一下视频:

哪些癌症最高发?

从全球来看,年造成男性死亡的5种最常见癌症(按发生频率由高到低)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前列腺癌。而对于女性而言,最常见癌症为:乳腺癌、肺癌、结肠直肠癌、宫颈癌和胃癌。

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也造成地域不同,癌症分布不同。想了解这些不同地区分布有哪些高发的癌症,请看关于中国癌症地图的科普视频:

癌症之所以让人畏惧,是因为癌症是“内源性疾病”,癌变细胞除了无限增殖之外,还易转移。此外,癌症并不是单一疾病,存在异质性。即便是一种癌症也存在很多分型。这也是为什么强调癌症“个性化医疗”的原因。

癌症发生的原因?

癌症发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我们体内大概有两万多个基因,真正和癌症有直接关系的的大概一百多个,这些癌症基因中突变一个或者几个,癌症发生的概率就非常高。诱导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精神压力等内因以及环境污染、不良饮食等外因。

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源自五种主要行为和饮食危险因素:高体重指数、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运动、使用烟草以及饮酒。烟草使用是最为重要的致癌危险因素,造成约22%的癌症死亡

老龄化是癌症形成的另一个基本因素。癌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极可能是由于生命历程中特定癌症危险因素的积累,加上随着人们逐渐变老,细胞修复机制的有效性呈下降趋势。

如何积极防治癌症?

目前,30%-50%的癌症可以通过避免危险因素得到预防,癌症负担也可以通过癌症早期发现和癌症患者管理降低下来。如果做到早期诊断和充分治疗,许多癌症会有很高的治愈率。

其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烟草使用,包括卷烟和无烟烟草;体重超重或肥胖;不健康饮食,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身体活动;饮酒;性传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获得肝炎或其它致癌性感染;电离和紫外线辐射;城市空气污染;家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

透过庞大的患癌数据分析,慢性感染、吸烟及污染等是导致中国癌症个案急速上升的重要原因。约60%的癌症死亡可以通过减少可控危险因素暴露来预防,后天因素在致癌原因上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专家指出,通过改善空气、水、土壤和食物污染,以及建立和遵循良好的生活方式,完全有可能把中国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中国人完全可以远离癌症。目前,我国的肿瘤防治情况呈“三三分”,即30%的患者能被治愈;30%的患者经过治疗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命;还有30%的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

2检测篇

癌症早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提供数据显示,40%的癌症患者通过预防避免癌症,40%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治愈,20%可以带癌生存,这种比例充分说明了癌症早发现早诊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癌症常用的检查手段有生物物理检查和组织细胞学检查。生物物理检查主要包括X光、CT、MRI、内镜等,这些检查方法一般只能发现直径1~2cm的肿瘤。然而,多数肿瘤从癌前病变发展到0.5cm以上的占位性病变,需要5~10年的时间。组织细胞学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需在生物物理检查之后,才可通过刮片、穿刺或手术活检取得标本。此时,部分肿瘤已经处于中晚期,甚至有的已经发生了转移,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目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

肿瘤标志物——癌症早期检测的“哨兵”

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到。

肿瘤标志物的来源

肿瘤标志物的来源主要分为四类,即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分化紊乱的细胞基因产物、肿瘤细胞坏死崩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物质、肿瘤宿主细胞的细胞反应性产物。

①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如:糖酵解产物、组织多肽抗原、核酸分解产物。

②分化紊乱的细胞基因产物,如:异位的ACTH片段,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胎儿同工酶。

③肿瘤细胞坏死崩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某些细胞骨架蛋白成分,如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多胺类物质。

④肿瘤宿主细胞的细胞反应性产物,如:VCA-IgA、EA-IgA。

常用肿瘤标志物项目

1、EB病毒壳抗原VCA/IgA抗体和早期抗原EA/IgA抗体

主要针对早期发现鼻咽癌,抽血检查。鼻咽癌有“广东癌”之称,在广东籍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检查EB病毒壳抗原VCA/IgA抗体和早期抗原EA/IgA抗体,可以早期发现80%的鼻咽癌,并在鼻咽癌被确诊前4-46个月显示阳性反应,具有很好的预警作用。

2、人乳头状病毒(HPV)

主要针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取宫颈分泌物检查。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检测HPV高危型(HPV16,18)是目前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一种手段。有统计,99.7%的宫颈癌患者HPV呈阳性。体检如发现HPV阳性,应进行抗病毒预防和定期细胞病理学检查。

3、甲胎蛋白AFP

主要针对早期发现肝癌,抽血检查。慢性乙型病毒性(HBV)肝炎和慢性丙型病毒性(HCV)肝炎者患肝癌的危险度远高于非携带者。此类高危人群定期做甲胎蛋白AFP检测,可早期发现60%-70%的肝癌。为避免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的漏检,宜考虑增加穿刺细胞学、影像学和其他肿瘤标志物配合检测。

4、糖链抗原CA

主要针对早期发现卵巢癌,抽血检查,可发现50%-60%的卵巢癌。

5、癌胚抗原CEA

主要针对肺癌和胃肠癌,抽血检查。可发现70%-80%的肺癌和胃肠癌。

有癌细胞≠患癌

经常有体检者拿着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我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数值为何不是‘零’?是不是说明我体内有癌呢?”。

事实上,我们人体每天大约产生一万个癌细胞,所以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都不会是“零”,有一个正常范围,只要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就是正常的。体内有癌细胞,不意味着就会得癌。由于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够及时地将癌细胞吞噬,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

“已病”变“未病”基因检测变革医疗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

基因是唯一的人体说明书,通过基因检测,排查身体基因缺陷与疾病隐患,做到疾病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

《滚蛋吧!肿瘤君》的女主角被白百合饰演地淋漓尽致,欢笑、幸福等很多美好事物被癌症全部击碎,让这个改编自真实故事的电影给很多人敲响警钟。癌症离大众并不遥远,我国早就成为癌症高发大国。

癌症这一存在于基因深处的恶魔,随着国内环境的日益恶化,正成为大众的梦魇。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但始终对癌症束手无策,癌症=死亡已经成为大众共识。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付癌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够提前预测其发生的可能性,并在患病之前,将其扼杀。而当下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基因检测。

从已病到未病,基因检测开启人类进化史上新的篇章。

现代医学早就有研究证明,除了外力导致的损伤外,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关系。

不同的基因型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基因型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疾病。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段,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

正是因为基因在每个单位人身上的不同,让以基因为基础的检测具有可行性。或者说,基因就像一个个密码,只要能够破译出来,就能查到其中存在的隐患——与检修汽车、电子产品等区别不大。

具体来说,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在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预知身体患疾病的风险,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种基因情况,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就算是不可治愈的癌症,也只是基因受环境影响失控造成的仍然可归属于基因检测范畴之内。

要掌握自己患癌几率的状况,就必须对基因进行解密,而基因检测所做的就是大幅增加预判几率,为大众提供简单而又高效的预判方式。

作为一项全新的前沿技术,基因检测已经能够依靠生物信息技术计算出人体罹患癌症的风险指数,从而进行早期预防与精准治疗。

也就是说,通过基因检测,癌症从“已病”需要高强度治疗,向“未病”提前预防的方向转变。这其中的差距,带来的将是彻底的医疗思维革新。不仅让大众身体受益,也会为整个社会节约大量医疗开支,是将掀起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医疗新浪潮。

新健康管理方式涌现基因检测开启大众时代

此前,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得知自己携带一种会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的BRCA1基因突变后,在年5月其宣布切除双侧乳房后,并由此带动接受基因检测的女性数量明显上升。

而在国内,著名歌手姚贝娜则没有这么幸运。其在年患乳癌,虽然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以及整形再造手术,但为时已晚。最终在年1月16日因乳腺癌复发病逝,年仅33岁。

安吉丽娜·朱莉和姚贝娜两个事件,激起国内大众对癌症“防患于未然”的健康意识。

每个人大部分基因都有两个拷贝,一个得自父亲,一个得自母亲。这样就有两种情况,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时,只有一个拷贝就足以增加癌症的风险。如果是隐性遗传的话,只能当父母都有这样的基因才能影响子女。

如果父母都是携带者的话,生出受影响的孩子的几率是有25%,生出完全不受影响的孩子的几率也是25%,生出携带者的几率是50%,所以受影响是小概率。

还有一种情况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子只有一个X染色体拷贝,是得自母亲的。女子有两个X染色体拷贝,如果其中一个是致癌变异基因的话,并不能增加本人患癌的可能性。

如果这个有致癌变异基因的X染色体遗传给儿子的话,这个儿子患癌的可能性就会增高。这种情况同样只有25%的几率,女孩像母亲一样成为携带者的几率也是25%,子女成为正常人的几率是50%。

因此遗传性肿瘤只发生在携带一个拷贝显性遗传基因、两个拷贝隐性遗传基因、一个拷贝X连锁隐性遗传基因的情况。

但这样的人并不一定会得癌,因为有些癌症基因只在某些人身上起作用,还有在成长过程中癌症基因的表达,所以因人而异。

哪些人群必须做疾病易感基因检测?

1、亚健康人群:

工作压力大,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者;

有诸如吸烟、熬夜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2、疾病高风险人群:

家庭中有某种慢性病患病者;

长期身处污染环境或高辐射环境者;

家族中有某种遗传性疾病患病者。

目前国际上发现50多种遗传性癌症,其中大多是致癌性很强的显性遗传。

靠基因检测的风险预知,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习惯、选择运动方式、避免接触致病原等,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让疾病在发生之前就得到抑制或改善,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让我们的健康人生不输在起跑线上!

华夏基因检测

●疾病易感基因检测提供近种疾病N种套餐: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肝癌等肿瘤、心脑血管、代谢类疾病、男性及女性疾病等基因检测。

●儿童健康成长与天赋基因检测:智商与学习能力、数学能力、语言与文字能力、记忆力、艺术与音乐天赋、运动天赋等7大能力检测和5大性格倾向。

●无创孕前检测,精准药物筛查基因检测,肿瘤靶向用药筛查,亲子鉴定(司法鉴定资质)----可定制开发特殊化个性化基因产品。

●美丽基因,肥胖基因,掌控你的颜值与身材。

●不论男女老幼,功能组合多样,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基因检测服务。

华夏基因

中国健康产业的领航者

拥有基因检测+干预矫正+持续健康管理的完整产品体系

赞赏

长按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vemate99.com/jbby/146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