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又叫“三伏灸”,是在三伏天用药物贴敷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天人相应”的理论来治疗疾病的,尤其对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防治效果不错。什么是“冬病”呢?就是指好发于秋冬季节或者在冬季会加重的疾病,如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而“夏治”是一种预防性治疗,在疾病的缓解期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发作的频率和程度。中医认为,哮喘为本虚标实的一种发作性疾病,本虚是指肺脾肾亏虚,哮喘发作时间长久后痰浊内生,导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针对其本虚的特点,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便于药物吸收,采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拔药罐等综合疗法,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人体过敏状态,改善机体系统功能,从而起到“缓则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因此称为“夏治”。
三伏贴预防哮喘的原理三伏贴采用辛温、逐痰、通经平喘药物在人体和自然阳气最旺之时,经穴开放之机,在特定穴位上进行外刺激,既能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之痰,使肺气升降正常,又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哮喘的发生。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三伏贴治疗注意事项1、皮肤不要挠痒
药物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大约有1%—5%左右的人可能会起疱;这些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肤起疱、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为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挠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引流,外涂消毒液。
2、饮食宜清淡
患者在冬病夏治期间也要注意治养结合,在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少吃冷饮,以免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疗效;不要吃海鲜、虾等发物以及肥甘厚腻的食物以免生痰助湿,或者会加重药物对皮肤的反应,如瘙痒等,影响治疗效果。饮食以防暑、滋阴生津为主。绿豆、莲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较适宜。
3、贴敷10小时内禁止洗冷水澡
贴敷时最好穿着透气性较好、较为宽松的衣服,不要穿紧身的化纤衣物。必要时参加一定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此外,敷贴10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适当使用电扇和空调,否则会损伤人体的阳气,使治疗“事倍功半”。贴敷部位皮肤有破溃、感染、皮疹等情况,不能贴敷。
4、遵守固定疗程,连续敷三年
冬病夏治,三伏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坚持按疗程治疗,经络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
龚康敏
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与研究工作40余年,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擅长治疗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胃肠道、失眠、亚健康等。
坐诊时间
一门诊:周三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