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西安健康盛会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医健康状态与大数据论坛暨第一期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技术的规范应用培训班”将于6月2-4日在西安举办,诚邀各位同仁共赴盛会!
大会主要内容
1.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专业学组会议,并增补学组成员;(6月2日晚19:30)
2.中医健康状态与大数据专题报告与学术论坛;
3.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专项工作启动仪式;
4.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的规范应用培训班;
5.公布首批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示范基地、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能力提升工作实施单位、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专项工作战略合作单位并颁发牌匾;
6.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展,参展范围:中医诊疗设备、健康管理系统、体检设备、可穿戴设备、健康干预器具……
以下为大会的部分报告专家及嘉宾简介,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报告题目:中国中医药立法进展
报告人:桑滨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原司长,长期致力于中医药行政管理、战略规划、政策研究、法制建设、标准化与监督工作。组织起草《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中医药法》,《中医药法》的主要起草人。并推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建立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
张明,主任医师(二级),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原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报告题目:大数据与中医健康管理
报告人:李灿东,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医学考试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医专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ICD-11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福建省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杂志主编。
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中医诊断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健康科普首席专家,全国首届中医药科普“金话筒奖”获得者,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等多项课题;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三等奖,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在中医误诊学、人体健康状态辨识研究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
主编著作32部、副主编著作9部,代表作有:《中医误诊学》、《中医状态学》、《身在中医》等,担任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主编,近10年来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篇,被引次。
主讲的《中医健康理念》入选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
杨建宇,男,研究员、主任中医师,《光明中医》杂志主编,《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主编,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主任,中和医派创始人,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秘书长等职务。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医派掌门弟子,中药泰斗、中医临床药学的倡导者、学科创建者、推广者祝之友教授大弟子,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和理论探索,兼攻金元四大医家张子和攻邪学派的研究和传承,力创孙光荣教授中和医派的临床实践,格外重视治未病实用技术(疗法)的培训和临床推广应用,尤为重视医圣仲景文化、经方及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的学术传承和临床推广应用。先后发表论文余篇,出版医学专著、科普著作余册,其中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5部。参加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奖8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奖3项,中医药文化类奖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普巡讲项目的参与组织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临床人才培训项目参与组织管理者,接受培训学员达人次。自年起,连续16年举办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参加培训学员余人次。
童安荣,男,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二级中医主任医师。宁医院副院长,宁夏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宁夏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理论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第一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宁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创建人及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50大庆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自治区卫生厅表彰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全区“十佳”卫生科研先进个人。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宁夏区委会常委。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副会长、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肾病分会委员、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宁夏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宁夏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宁夏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宏,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陕西中医院副院长,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副会长、陕西省预防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疾病筛查与健康促进协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等职务。获得各级成果奖十九项,科研立项十二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编著四部,专利两项。长期从事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治未病”研究等工作。医院治未病科被国家中管局遴选为国家重点专科培育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血脂异常病前状态协作组专家成员,国家重点专科亚健康疲劳状态协作组专家成员,陕西省中医药科普人才,陕西省中医药科研专家库成员,陕西省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技术专家组成员,陕西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刘松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黑龙江中医院副院长,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并出版著作9部。年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年获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奖一项。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结题1项,教育厅课题结题1项,省自然基金结题1项;目前主持在研教育部春晖计划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课题1项,、年公共卫生专项-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项目2项,、公共卫生专项-中医药标准化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医内科常见病的治疗;擅长各种良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各种良恶性病的介入治疗;腔道的支架介入植入治疗,如食道、血管、胆道等。
报告题目:大数据驱动的中医药个体化精准诊疗
报告人:李国正,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副主任。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健康大数据分会会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四诊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YOCSEF委员。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模式识别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挖掘。在国内外若干专业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余篇论文,其中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50余篇。参与撰写6本专著,主持翻译1本专著。他是国际刊物IJDMB(SCI收录),IJMLC(SCI收录)等7个国际刊物的编委、副编辑,《计算机工程》编委。
报告题目:移动医疗/健康物联网的应用研究
报告人:焦秉立,教授、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德国UniversityofSaarland,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通信与信号处理中心主任,北大-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移动数字医疗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通信学会智慧医疗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IEEE北京分委会主席,IEEE高级会员,AccessIEEE副主编,至年,发表IEEE文章余篇和专利90多项,并积累丰富的交叉学科研究经验。
报告题目:越人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示范应用
报告人:陈淑娇,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建中医药医院中医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兼任世界中联中医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联李时珍医药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药膳分会常务委员、内经分会委员。长期工作于临床和教学一线。
获得第二届国家优秀博士生奖学金,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优秀中医药博士生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在研主持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参研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SCI10余篇。
研究方向:中医健康管理技术与应用
报告题目:跨学科产业化初探—精准医学+大数据
报告人:赵屹,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清华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前瞻研究中心P.I.博导,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精准医学研究所所长,中科晶云董事长/CEO,测序中国董事长。
主要从事疾病多组学数据挖掘算法研究及生物医药云计算平台研发。近十年在Cellstemcell,Cellmetabolism,Naturestructuralandmolecularbiology,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JournalofHepatology,GenomeResearch,TrendsinGenetics,BriefingsinBioinformatics,NucleicAcidsResearch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论文30篇,总SCI引用超过1次;超过次SCI引用的有五篇,单篇SCI引用最高达次;H-INDEX为17。EuropeanResearchCouncil非编码基因领域基金评审人;国际RNA联盟中方专家成员。高校教材《分子诊断学》第3版编委。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遗传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世中联计算医学委员会常务理事。
报告题目:科学运动与健康管理
报告人:张晋,主任医师,博士(传承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周文泉教授学术继承人。现任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体检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膳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巡讲专家,中国农工民主党海淀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年至5年跟随著名中医脾胃病肝病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施奠邦教授临诊学习。对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亚健康疲劳、老年便秘、多汗、消渴、眩晕等内科杂病临床诊治有一定的心得和见解,重视证候演变,擅长利用中医理论的整体观、辨证观,运用调整理论,发挥中医特色诊疗优势,取得很好的疗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学术著作医学著作8部,主编《周文泉老年病临证经验集》、《周文泉老年病临证治验》,参编6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周文泉名医工作室课题负责人。年被评为第八届健康中国十大健康风尚人物。
报告题目:欲病状态的辨识
报告人:林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编委、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攻读临床医学(中医师承)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断重点学科“中医辨证思维与证素辨证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卫生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指导老师。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及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医药院校、医院医院以及急救中心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30多年。发表临床研究论文60篇、出版专著2部,获政府科技进步奖6项次,主持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等省厅级科研课题11项。
报告题目:体质与中医健康状态评估
报告人:孙理军,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基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院院长,现任陕西中医院治未病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学学科带头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中医体质与疾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常务委员,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中医药大学杂志社副社长、图书馆副馆长。
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医、教、研一线工作,主要从事《黄帝内经》《中医体质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的教学、科研与临床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体质理论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基于中医经典著作的中医学术体系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在中医体质研究与慢病调理和养生研究方面具有较深造诣。先后主持省厅级科研课题13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34部,其中主编12部,副主编6部;主编、参编全国统编教材22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14部。获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咸阳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奖。擅长胃肠病、睡眠障碍、郁证、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以及各类体质的辨识和综合调理,尤善用膏方防治疾病。
报告题目:目诊在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的应用研究
报告人:潘良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博奥颐和健康科学健康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技术总监。先后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获得生物学学士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先后作为博士后和研究科学家从事与生物芯片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和药物研究,在相关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报告题目:中医状态学与健康状态辨识
报告人:林雪娟,医学博士,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参编教材及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委员、世界中联中医诊断学专委会副秘书长、世界中联中医健康管理专委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世界中联舌象研究专委会副秘书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舌象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分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健康状态与健康管理
报告题目:功能医学体系构建与中医辨证思维
报告人:唐苾芯,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上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功能性疾病科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妇科临床诊疗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慢性肝病、妇科病及内科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后承担及参与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各类课题14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浦东新区中医中青年骨干、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等人才项目。
报告题目:年19万人次体检大数据解读
报告人:吴军,主任医师、教授,第三医院(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全科医学教研室副主任。从事风湿病、皮肤性病、皮肤美容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健康管理工作近30年。承担并完成重庆市科委公关项目、民生项目等多项科研及教学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专长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脱发、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皮肤美容外科、健康管理学。多次参加非战争时期重大军事行动。荣获第三军医大学“教学先进个人”、第三军医大学“教学明星”、“医德医风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康复评估与控制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健康体检和评估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重庆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职务。
报告题目:“中医治未病”医院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报告人:陈英群,中医妇科硕士、中医内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同济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担任医院中医科及教学管理部主任、健康管理部副主任。世中联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中联亚健康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行为与健康促进学组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脑病、亚健康分会委员,上海市杨浦区首届名中医。一直从事综医院中医药医教研工作,善于开展中西医多学科合作,临床擅长中医诊治胃肠病、妇科疾病,亚健康状态及体质调整。
报告题目:健康干预是健康体检的最终目标
报告人:孙耿先,男,副主任药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高级健康管理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连云港市保健协会理事。
3年负责体检工作,年负责组建和运营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中心,从事健康管理行业十四年,对健康体检、健康干预,以及健康管理的运营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报告题目:中医健康大数据的标准化与应用
报告人:董玉舒,慧医谷科技创始人,南开大学EMB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二十年深耕医疗设备与医学教学事业,曾任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总经理,带领天堰完成创业板上市计划。
报告题目:中医治未病在抑郁症的研究
报告人:靳勇,副主任医师,现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广东省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职务;主持省级课题五项,参与主编《实用中医诊断学》,《中医常见疾病病例与分析》等著作。
报告题目:医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报告人:陈峭,现任柳州市脾胃病研究所所长、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继承人,兼任广西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学会感染病学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理事、世界中联临床科研统计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等。现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重点研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市级课题多项;参与编写论著2部;拥有发明专利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
报告题目:状态——中医治未病与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
报告人:吴长汶,医学博士,厦门越人健康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基地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李时珍医药研究与应用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健康管理委员会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等职务。
报告题目:中医全科服务能力提升与数字化中医诊断
报告人:徐玉臣,主治医师,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后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读研,现任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医经络检医院应用建设课题组负责人,北京身心康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关于数字化中医效果评价与中医慢病检测管理课题研究。
报告题目:辨识心身促进健康—中医五态心身辨识在临床与养生保健的应用
报告人:王昊,助理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心理学研究室科研秘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干预学会中医心理干预委员会秘书等。主持课题5项,参加课题二十余项,发表及参与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现代化评估方法的中医心身辨识及应用研究以及叙事医学实践研究,并长期从事心身健康咨询与心理咨询工作。
相关阅读(二轮通知)首届中医健康状态与大数据论坛暨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技术培训班
一图读懂: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专项工作
感谢您阅读本文,这里是治未病领域最具价值公众平台——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治未病同仁请治疗白驳风专业医院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