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在“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的主题讲座曾说,“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讲过,养生主要是四大规律,就是说心态的平衡,适当地运动,戒烟限酒,还有合理的膳食。我觉得应该再加上两条原则,一条就是疾病的早防早治,另一条就是绿色环境。”钟南山认为,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点小毛病,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健康,轻伤就要下火线,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保持健康是最关键的。
管好“呼吸健康”,早防早治是关键
钟南山作为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防早治”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呼吸领域发展到今天,单纯治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社会重视呼吸健康,实现早防、早诊、早治。”
年,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前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简称“呼研所”)成立,时任所长的钟南山带领全所上下专攻多种呼吸疾病研究。在他看来,当代呼吸科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已不只是“治病”,更重要的是引导社会重视呼吸健康,呼研所也因此更名为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什么是“呼吸健康”?“古人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也就是要采取相应措施,让人不发病或者得了小病别发展为大病。当前我国积极防治大气污染、呼吁控烟、努力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等,都是预防呼吸疾病、管理呼吸健康的具体表现。”钟南山说。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并称为“四大慢病”,但是公众对其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举个例子,过去我们对慢阻肺的防治意识比较落后,一般是等到出现上楼接不上气、经常咳嗽等症状后才看医生,这个时候通常已经是三期、四期慢阻肺了,肺功能至少损害一半以上,再处理就比较晚了。如果患者能在早期接受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异常,较早干预就能让肺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甚至是可逆的。”钟南山介绍,为推动慢阻肺的早发现、早治疗,我国呼吸专家提出了“像测量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的口号,这在全球也是首次。
防治慢性病,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事实上,慢性非传染病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是普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表示,防治慢性病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慢性病发现越早,干预越早,治疗管理的效果越好。如胃癌、食管癌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和4.3倍。
安徽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李超也介绍说,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肿瘤的最好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减少癌症发病率。一级预防是消除各种致癌、促癌因素,如不抽烟、不酗酒,坚持科学饮食,保持积极乐观生活态度;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阻止或减缓疾病发展,尤其要重视癌症危险信号,如体表或表浅可触及肿块逐渐增大、久治不愈浅表溃疡、持续咳嗽、原因不明体重减轻等;三级预防是防止病情恶化和残疾,应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和治疗,选择最佳诊疗方案。
健康体检“处方”
有了“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健康理念,就得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不过,体检的时间间隔和项目选择因人而异,要区别对待,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进行全面考虑。
医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陈玉辉副主任医师就开出了以下健康体检“处方”:健康体检=正规机构×(年龄+个体化)-风险因素。
首先是擦亮“火眼金睛”选择正规体检机构。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而“健康干预”则是核心。正规的体检机构,能根据年龄、岗位、用途等各种不同的需求,制定各种有个性化、有价值、经济实惠的体检项目组合套餐,同时也为个别人士提供特需自选体检项目。
其次是年龄。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所以健康体检的重点就要根据相应的年龄段来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结构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而许多特定疾病的危害及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其中,一类是普遍发生在衰老个体中的疾病,比如骨质增生,另一类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多的疾病,比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呈进行性升高趋势。比如步入60岁的老年人,体检间隔时间应在3个月左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恶性肿瘤以及呼吸道疾病等是老年人的检查重点,具体项目由医生酌情决定,但每次都应检查血压、心电图、X线胸透和血尿便常规。
还有就是让体检告别“一刀切”。健康体检的种类及项目繁多,有效的体检应该根据个体的需求兼顾基础性和针对性。一般来说,以下这些基础项目必不可少: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心电图、X光胸片、B超(肝、胆、脾、胰、肾)等。
最后就是风险因素,简单来说就是预防比治疗更经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1/3的疾病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1/3的疾病可以通过早期发现而得到有效控制。在肿瘤的预防方面,像肾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肿瘤疾病,如果早期发现,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在“三高”的防治方面,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疾病如果不能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很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演变成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随时注意身体的变化
“阴性”“未见异常”“完全正常”……但是,看到体检报告这类结论时,受检者千万不能松“一口气”。因为,所有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和发展过程,在体检当日,即便你已经患有某种疾病,限于目前的医学水平,也不一定能够查出来;许多传染病都有一个潜伏期和“窗口期”,在体内产生抗体或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是很难确诊的;有些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各项指标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已接近疾病的临界点,这也是需要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