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疗效显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中药汤剂之外,治未病科还开展了诸多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督灸、脐灸、香囊、足浴等进行护养正气、固本纠偏、御邪防疫。
1.督灸是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物艾灸的一种特色中医外治法。督脉为阳脉之海,可沟通全身经络。督灸作用于督脉上,通过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从而发挥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以达到治病、防病及保健的目的。对怕风怕冷、手脚冰凉,体质虚弱容易感冒,易疲劳者尤为适宜。2.脐疗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对平素不耐寒凉,怕冷怕风,四肢偏凉,胃口欠佳,大便不成形者尤为适宜。3.耳穴压丸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辨证选择肺、支气管、胃、脾等穴位,每日适度按压。建议贴压3—5天换一次,换另一侧耳朵再次贴压。4.针刺疗法可选择肺俞、膻中、关元、足三里等穴位随症配穴:若乏力、肢冷、舌淡者,可加膈俞、肾俞、脾俞;若食欲差、大便稀溏,可加中脘、天枢、大肠俞;若咳嗽、咳痰者,可加中府、孔最等。还可配合艾灸、拔罐等方法,或采用皮内针埋针。居家简易辟秽防疫法香佩疗法传承于祖国传统医学,是中草药防治流感方法中的一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许多中药能够通过调节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直接或间接起到抗流感病毒的效果。治未病科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在传统香囊的基础上,根据个人体质推出5款香囊,供市民和患者选用。健体防感香囊具有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之效。成人可佩带在胸前,孩子可挂在脖子和腰的周围,或用别针固定到衣服上,夜间摘下放于枕边。足浴疗法治未病科推出3款足浴粉,可供不同人群选用。手足偏凉人群,可1-2天沐足1次,煎取药液-ml,再加入温水或冷水,水温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水深浸过脚踝10厘米为佳,足浴时间15-30分钟(可适当倒入热水保持水温),以身上有微微温热感或微微汗出为佳,足浴后擦干双脚(可免清洗)。艾条烟熏用艾条按每平方米1条、或苍术饮片约15-30克的份量,在室内燃烧、烟熏。注意熏蒸期间人不要逗留在室内,熏蒸完毕后彻底通风再进入房间。穴位保健可选择足三里、气海、关元等重要强身壮体的保健穴位,经常施灸、按摩等,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以达到防病祛疾的目的。每穴按揉操作50~次,每次操作以穴位感到酸胀或发热感为度,建议每日早晚各一次。每穴每次艾条悬灸10分钟左右,建议每日施灸1次。此外,治未病科专家提醒市民做好以下预防措施时值秋冬交替时节,要注意避风寒,适时增减衣物,保证头、颈、腰背、下肢的保暖。此外,也要尽量减少或避免出门;注意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常消毒,戴口罩。饮食方面多加注意,日常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进食时间规律,肉类食物一定要煮熟,同时也要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牛奶、鸡蛋等,提高机体免疫力。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作息时间要规律,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时间,不要过于劳累。适当锻炼身体,每周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到心神安宁,情志舒畅。专家推介戴淑青
治未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老中医工作室专家,青岛市知名专家,青岛市高层次优秀中医药人才,山东省五级师承带教老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针灸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治未病质控中心副主任,山东省老年医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专家等。擅长中药、针灸治疗;亚健康,保健,治未病;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失眠、中风病偏瘫、面神经麻痹等;肩腰腿痛、带状疱疹、耳鸣耳聋等各科适合针灸中药治疗的疾病。坐诊时间和地点:周一、周三、周五上午海慈医疗集团B楼1楼治未病科门诊周五下午海慈医疗集团A楼3楼知名专家门诊供稿:治未病科徐朋飞
专业审核:戴淑青
摄影:刘伟钟玺
编辑:范晓苹李均雁
编校:谭华
推荐阅读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