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预防医学概述
1.预防医学
2.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
3.健康决定因素
4.疾病自然史及四种分期
5.三级预防策略
6.第一级预防及举例
7.第一级预防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
8.针对公众健康所采取的社会和环境措施
9.第二级预防及举例
10.第三级预防及举例
11.三级预防原则
12.三级预防的落实
第二节临床预防服务
1.临床预防服务概念
2.临床预防服务内容举例说明
3.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及健康维护计划
第三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1.社区概念
2.社区公共卫生的概念
3.社区公共卫生原则
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点
5.职业病的特点
6.分类:10大类个病种。职业病诊断由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
健康管理师是从事个体和群体健康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健康管理跨越医学、营养学、心理学、中医学、运动学、康复学及慢病管理等多学科,健康管理师是健康产业最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健康管理师不仅是一种执业资格、一种技能;是未来最紧缺的人才;而且普罗大众学习了相关的健康管理的知识,也更能用其来帮助自身正确认知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的从健康管理的角度,防患于未然;而且还能帮到家人及周围的人。健康管理的知识就像营养知识一样,是从另一个层面、另一个角度,让人们认识到关于健康的意义,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健康管理的方式方法。在最早诞生健康管理的美国,健康管理发展日益迅速。目前,有万的美国人在大约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万的美国人成为健康管理计划的享用者。美国的权威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健康管理的世纪”!健康管理师为各行各业带来哪些好处?对护士群体今年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形成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鼓励护理院、医院、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等加入医联体,建立医联体内转诊机制,为患者提供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健康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多层次,多样化,护理服务内涵及外延逐步发生变化,初级卫生保健、健康管理、家庭保健、老年护理、慢病护理、安宁护理、急症期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等需求增多。医养结合,社会资本办医,“互联网+护理”等健康服务业迅速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护理服务领域,护理服务逐步从机构延伸到社区、家庭。健康产业医院涉足其中,健康管理、健康指导、健康评估、家庭医院发展方向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及医改的逐步深入,即使在医疗机构工作,无论是国家政策要求,还是经济效益使然,健康管理师必将成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之一,也必然成为护士展示职业技能的舞台。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预防医学的概念:
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与早逝。预防医学的特点:1、对象是个体确定的群体,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2、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重点研究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防的有效手段和效益;3、采取的对策既有针对个体预防疾病的干预,更重视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性措施。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
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环境卫生科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卫生管理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是基础
健康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
(1)社会经济环境1)社会制度与政策;2)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3)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4)教育;5)就业和工作条件。(2)物质环境1)生物因素;2)化学因素;3)物理因素。2、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3、个人遗传因素4、卫生服务。更多内容点击下方链接↓↓健康管理师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进行评估,为个人和群体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健康管理师跨越医学、营养学、心理学、中医学、运动学、康复学及慢病管理等多学科,是健康产业最紧缺的复合型人才!例题1、1、预防医学学科的基础方法学有A.流行病学B.医学统计学C.环境卫生科学D.社会与行为科学E.卫生管理学解析:影预防医学内容。例题2、以下有关预防医学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有A.工作对象为个体及确定的群体B.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C.宏观和微观相结合D.重点研究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防的有效手段和效益E.更重视对个体预防疾病的干预解析:预防医学概念。例题3、以下健康决定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环境的有A.社会制度与政策B.交通运输产生的有害物质C.个人收人和社会地位D.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E.个人的生活习惯解析:健康决定因素。例题4、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是A.个体B.健康的人C.确定的群体D.个体及确定的群体解析:预防医学工作对象。版权说明:以上内容为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侵权,请告知后台立即删除。
考试报名咨询由于国家政策对健康管理以及未病先防的高度重视。今后随着证书含金量的提升,考试标准及要求会越来越高,通过率则会相应下降,同时报考条件从专业到年龄再到考试审核通过都会更加严格。所以还没有报名没有提交资料的学员请抓紧时间,尽早把握机会!
考证相关资询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