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由《中国兽药典》荆防败毒散加减化裁所得。出自《摄生众妙方》
有歌决介绍: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疮疡痢疾表寒证,散风祛湿功效宏。
主要成分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桔梗、川芎、甘草、薄荷、冰片。
方解1、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疮疡初起等症;
2、防风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之症;
3、羌活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寒湿痹、疮疡肿毒等症;
4、独活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症。
5、柴胡可透表泻热、疏肝解郁;前胡可疏散风热、降气化痰;枳壳具有破气行痰、健胃、顺气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桔梗可宣肺祛痰,对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川芎可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对于风寒湿痹症具有很好的功效;薄荷解表开窍安神。
产品特点1、科学组方,选用GAP标准中的“地道药材”,采用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具有优良的抗病毒作用。
2、采用先进的粉碎制备工艺,配合现代靶向技术让药物完全被机体吸收来达到药物的最高利用价值,比传统中药提高五倍。
3、根据中医辩证法结合现代中药的物理性和有机生物性综合原则设计,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在机体复制或直接灭活,显著抑制细胞病变,从而对病毒感染过的细胞有保护作用。
4、健胃、增食、调节免疫、提高机体抗病力。
药理作用抗病毒,治流感:将荆防败毒散水煎液与流感病毒混合后接种鸡胚,或先将荆防败毒散水煎波注入鸡胚尿囊腔,30分钟后再接种流感病毒;或先将流感病毒接种鸭胚尿囊腔,30分钟后再接种药物;均能抑制流感病毒在鸭胚内的增殖。
荆防败毒散的功能特点:辛温解表、疏风祛湿、益气健脾、补气生血、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
1、辛温解表:方中荆芥、防风发散体表风寒,荆芥,柴胡能够抑制毒素引起的体温过度升高。用于病毒性、细菌性外感呼吸道系统疾病前期的治疗,特别对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效果明显。临床症见:胸腺红肿、肺脏充血、红肿等症。
2、疏风祛湿:羌活、独活祛除全身湿邪,川芎散风止痛,柴胡助荆芥、防风疏解表邪。
3、益气健脾:攘外必先安内,要想抵御外邪必先调理脏腑关系,要想防止疫火蔓延,必先保护未病者,茯苓渗湿健脾以助正气。
4、补气生血:羌活、独活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兴奋呼吸中枢,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氧运输到各个器官组织,加强有氧呼吸,缓解肌肉强直,酸痛症状;促进气管分泌物的吸收,使呼吸畅通。血液循环畅通,胸腺,肺脏充血、红肿症状消失。
5、扶正祛邪:当今的养殖模式,畜禽绝对健康的是少数,多数处于亚健康和疾病状态。当致病因子的攻击力变强,亚健康状态将转化为疾病状态,所以动物预防疾病的总原则是扶正祛邪,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扶正就是保持或增强机体本身特导性和非特导性的抗病能力,我们又称为主动性动物保健。祛邪就是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我们又称为被动保健,如搞好环境卫生、消毒、保持猪舍通风、供给充足饮水和适当地添加传统的中草药荆防败毒散等保健药物。
6、提高免疫力:调节畜禽免疫系统,解除免疫抑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机体对疫苗的灵敏度。
7、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防风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功能主治
辛温解表,疏风祛湿。
风寒感冒,流感。
用法用量
1、重症禽风寒感冒等各种病毒引起的采食减少,精神沉郁,咳嗽流涕;猪无名高热病瘟热性疾病及其它病毒性疾病引起的高热、拉干粪、尿黄等。马、牛g;羊、猪40g;兔、鸡1g。
2、雏鸡预防用药每只0.25克。
3、禽因感冒引起的肿头、咳嗽、呼吸道疾病时荆防败毒散(一袋斤料)配合多美舒(瓶)饮水,连用5天。
4、肉鸡31-38日龄病毒感染引起的减料、黄绿稀便、死亡率增加时荆防败毒散每袋-只鸡开水浸泡30分钟过滤饮水,药渣拌料,每日一次,连用4-5天。
5、蛋鸡因季节更替,气温变化引起的采食下降,产蛋下降,黄绿色稀便时荆防败毒散每袋拌料kg,同时使用10%西林康泰可溶性粉kg水/袋。效果显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