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多变的历史浪潮中,古代人之所以能够披荆斩棘,创造出令后人仰慕的文明,主要是因为身体里的精气神。
有人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好才能完成个人理想。事实上这个道理,古代人早就知道,并且还将其写成俗语,一直流传至现代社会。“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就是这样一句充满内涵的俗语。
虽然这句俗语看起来晦涩难懂,但如果大家能够了解它的含义,就会明白其中隐藏的深奥道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越早明白其中的道理,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就越有益处。
道家有天、地、人“三才”说法,大意为只有万事万物和谐共处,还能让世界变得生气勃勃。“精气神”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三种元素,不仅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而且对精神世界也有很大影响。
第一、精足不思淫
从表面意义上分析“精足不思淫”,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特别饱满,体内的元气也比较充足,在这种前提下就不会考虑淫邪之事。
当然,从中医理论角度来讲,“精”还泛指精血和精元。如果一个人的精力特别旺盛,而且每天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在这种前提下,就不会总想着男女之间的事情。
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精足不思淫”也指代精神饱满。当大家处于精神焕发的状态时,无论是工作还是运动都不会感觉累。而且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失眠多梦的现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精力十足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非常顺利。如果能够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每一天就会过得特别有意义。相反如果每天都想着男女之事,那么就很容易在这种思想中迷失自己。
尤其是过于贪恋色的人,非常容易导致精神萎靡,久而久之还会出现身体被掏空的症状。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对工作和生活就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奉劝大家,平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色所迷惑。
第二、气足不思食
“气足不思食”从表面上来看,指的是体内的元气如果特别充足,那么就不会总是感到特别饿。相信大家都听过人活一口气的说法,所谓“气”在这里指的是精神。如果攒足力气积极面对生活,就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
当然,“气足不思食”的另一种解释,如果平时特别喜欢生气,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腹部胀痛。在这种情形下就根本不会饿,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胃部疾病。正所谓“气大伤身”,大家平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态,避免因为经常生气而不吃饭。
古人认为,精气神缺一不可,如果体内的精气神非常充足,整个人的体力也会有所提升,在这种前提下就不会感觉饿。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体内的元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这种元气可以帮助身体正常运转,所以人们才不会有饥饿的感觉。
“气足不思食”的后半句俗语,其实才是核心所在,那就是“神足不思睡”。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特别充足,或者说神态方面比较健康,那么就不会出现犯困的现象。
第三、神足不思眠
“神足不思眠”则是指不要过分的贪睡。人类的生命从“精”开始发源,通过“气”来提供生命的原生动力,但一切思维和行动离不开“神”的支配调动。这里的“神”指的是我们的精神状态,所以“神足不思眠”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只要我们精神十足就不会感觉困倦。
有一个成语叫“气定神闲”,意思就是只要“元气饱满”,我们的心神才能得以闲下来进入宁静的状态。宁静的精神状态,才是最佳的状态,只有在宁静的精神状态下,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要具备宁静的思维,才能想得周全。
如果“神”闲过头了,就会打瞌睡了,就会浪费存养的精气神。因为三者具足的时候,就是人进行社会活动的最佳时刻,而打瞌睡无疑会错过最佳的活动时刻,进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意志消沉、昏昏沉沉,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做不成,成了“一睡解千愁,再睡百事休”。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切节奏都加快了,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而结束紧张的一天后,有的人会选择走进酒吧释放身心的压力,有的选择游戏到深夜来放松自己,只有少数人会选择及早歇息,养精蓄锐!
无论是走进酒吧,还是深夜游戏,都是对精气神的过度损耗。如果长此以往,别说延年益寿,可能连基本的健康都难以维持。前些年比较热的词语叫“亚健康”,其实正是精气神消退的表现。我们应当引以为戒,重视自己,经常提醒自己要养精蓄锐!
结语
“精气神”特别充沛的人,会始终保持神清气爽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由内而外不断散发。这就要求大家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保养,并且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让精神更加饱满,并且不会有犯困或饥饿的感觉。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古人提倡的一种“终极”理念,本意在提醒我们要做到“无欲则刚”。可是一个人如果真的做到了“无欲无求”,那人生也就会少掉很多乐趣。所以,小编认为古人这话虽然有道理,但是人生还是要懂得生活,正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人生才能没有遗憾。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