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烧肉 > 烧肉成分 > 苏州话你怎么这么软

苏州话你怎么这么软

发布时间:2024/3/22 14:33:17   点击数:
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姑苏好时光,一起来听有趣的苏州。

苏州话到底有多软?

没到过苏州、没有和苏州人,尤其是苏州小娘鱼讲过话的朋友太为你们感到可惜了!

苏州话历来被认为是“吴侬软语”的代表,讲起话来那个温婉的腔调,软糯圆润的嗓音,起承转合的韵味……不是唱戏胜似唱戏啊。

有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叫“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讲话”,说的就是同为吴语,宁波话就显然比苏州话“硬朗”很多,不信我们来听听宁波话是怎样怼人的:

如果有人问你,你脸为什么那么大,你就这样回答他:

我脸大证明我长得好看,因为好看所以放大好嘛!

我脸大证明我脾气好啊,因为脸大想要翻脸生气不是蛮辛苦的嘛!

知道为啥PLUS比一般尺寸手机贵嘛,知道为什么西瓜子比葵花籽贵嘛同样的话苏州人讲起来就是这个腔调(请一定要听音频哦

更不要说苏州人吵架的经典句式,“奈阿要讨骂啊?”、“阿要请奈吃记耳光?”客客气气吵架,斯斯文文骂人,这大概就是苏州话被誉为江南雅音的原因吧。

明清时期的苏州话是潮流、时尚的代表,无论是昆曲、评弹还是寻常百姓对话的苏白,都以江南为圆点,辐射着更为辽阔的土地。

像在四川话里就有一种得体叫做“苏气”,形容的就是态度大方、打扮漂亮。

翻翻资料,原来这个词最早还真和苏州有关,说的就是过去苏州出品的服饰等特产华美、品质高,后来就被人用来专门形容物品雅致脱俗,看来以后我们夸人也要来一句,真是苏气十足啊。

苏州话的语调和节奏都是她如此软糯的重要原因。

一般说来苏州话讲起来抑扬顿挫,不疾不徐,像简单一句打招呼“你好”,苏州人说起来就是“倷好”,调子先升后降,听上去就比普通话更热情。

by吴名建

像苏州不少公交车都用苏州话报站,到站停靠时都会听到这样的女声“请倷带好随身物品,从后门下车”,短短一句话里调子百转千回,怎会不叫人感觉到软糯呢。

苏州人说话时还特别喜欢加语气词,不管说什么,都喜欢加个“哉/则”、“嘞”、“格(可写作噶,音/k/,近似“格”)”等等,这就更让苏州话有味道了。

比如说老苏州见面打招呼一般都会问吃了没,说起来就是“老王,倷啊吃过则?”“吃过则吃过则,家主婆烧个红烧肉,真格灵格!”

要是在面店里服务员上菜也会这样喊,“来哉来哉,3号桌焖肉面一碗,宽汤重青过桥”,宽汤是汤多面少,重青是两份青蒜或青蒜多一些,过桥就是浇头和面要分开放。

苏州话非常接近中古雅音,还保留着平上去入四声,像杜牧的那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用普通话念是完全不押韵的,但苏州人念起来却正好。

用词上苏州话也能看到许多古汉语的痕迹,比如苏州人从来不说“不”,而是说“弗”,下雨下雪叫“落雨落雪”,猴子叫“猢狲”,天生自带一股书卷气。

当然,最软糯的苏州话还得姑娘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苏州小娘鱼是怎么用苏州话卖萌的。

网络上总有一些人喜欢恶意卖萌,说话的时候发嗲,娘里娘气,还习惯带上“嘤嘤嘤”的口癖。时间一长,网友就称呼这群人为嘤嘤怪。

“嘤嘤怪”的核心思想就是凡事不离嘤嘤嘤,流传最广的一个梗就是“小拳拳捶你胸口”了吧。

所谓的“嘤嘤嘤”指的就是哭声,苏州话里也有一个词专门形容见势不妙嘤嘤嘤的人,所谓蚌壳精。

这里的“蚌壳精”可不是“白骨精”“蝎子精”之类,这是一个方言谐音,说的是一碰就哭的人。苏州话里“蚌壳”与“碰哭”同音,所以“蚌壳精”说的也就是“哭包”了。

儿歌有云:

蚌壳精,蚌壳精,

碰碰就哭呒不劲,

看倷再去寻啥人。

“蚌壳精”与“嘤嘤怪”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蚌壳精”是真哭,哭得撕心裂肺,感天动地,海枯石烂,而“嘤嘤怪”是假哭,装腔作势,贼头狗脑。

不过,不论是“嘤嘤怪”还是“蚌壳精”都不是什么好词,凡事莫要嘤嘤嘤。

出品方

喜悦声创

联合出品

苏白学堂

监制

乐轩

普通话主播

西西里

苏州话主播

予安

编辑/排版

说书的菜

后期

多多

-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vemate99.com/jbyf/1283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