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健康官(CHO)是指在企业中,构建企业员工健康管理计划并实施的高层管理人员;首席健康官(CHO)的职责是什么(1)负责构建企业员工的健康保障计划;
(2)负责员工健康数据的统计与处理;(3)负责与第三方相关医疗单位沟通并提出可行的员工健康保障计划;(4)如果员工健康出现问题,首席健康官应该承担责任并作出反应;(5)首席健康官应该具有独立性,应该勇于承担员工健康福利的责任;根据社会调查 《中国企业家》一项针对中国企业家工作、健康与快乐状况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企业家在最近一年中都进行过身体检查,但仍有15.25%的企业家承认自己在最近两年中从未检查过身体。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企业家普遍感觉良好,但数据显示的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上,59.32%的企业家感觉“很满意”和“基本满意”,但却有90.6%的企业家至少出现了一种“过劳”症状,高达92.3%的企业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美国是最先提出健康管理概念的国家,同时也是这一理念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早在年,美国联邦政府就已经出台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至今,这个被统称为“管理医疗模式(ManagedCare)保险制度”,已经取代了美国部分的医疗保险,高达70%的美国国民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在美国的健康管理系统中,有一块非常重要的部分来自雇主或工业产业的管理者。操作方式就是通过雇主同专门的健康管理公司签订合约,将员工的健康管理“外包”出去,以享受更为健全和专业的服务。这些服务除了常规的健康体检外,还通常包括不同类型的健康讲座、完善的健身中心、专业的营养师咨询和按摩师服务等完整的身体、心理健康保健系统。 但在中国,健康管理对很多人来说,仍是一个稍显陌生的概念,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3年前发布的一项报告中,国内享有此类服务的比例尚不足0.1%,而健康管理类的国家排名,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个成员国中,中国仅排在位。 建立有效可行的健康管理制度,将会有怎样的收益? 美国健康与生产力研究院(IHPM)曾这样分析: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相当于减少3到6元医疗费用的开销。再加上由此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回报,实际效益将达到投入的9倍。 “国外企业都十分重视的一个职位便是健康官(CHO),其职责便是对企业高管及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管控和分析。”国家一级营养师、私人健康顾问王雷军向《新商务周刊》介绍。无奈于国内健康管理的现状,王雷军十分肯定地强调:“如果国内的健康管理意识得以改变,企业健康制度建立起来,并和国际接轨,中国企业的运作及效率一定会很高,创造出的效益也会更大。” 难以保证的个人健康管理 针对国内健康管理的不发达,中国医师学会常任理事,慈铭健康体检集团总裁韩小红,曾在年“上海世博企业健康管理国际高峰论坛”上表达了如下忧虑:“中国企业家对自身和员工健康的忽视,已成为经济实体‘木桶’的短板。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跨国激烈竞争,中国企业不能输在最大的资本——‘人’的管理上,健康福利机制的建立更要和国际接轨。” 年发布的《中国员工身心健康风险状况调研报告》中显示,完整的健康风险管理应该兼顾个体的生理、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但在调查中发现,很少有企业提供完整的身心结合的健康风险管理服务,并仅有50%的企业实施部分健康管理计划。 一方面是健康管理制度在中国企业推广的不完善,另一方面,却是人们普遍对健康管理概念表现出的茫然。接连发生的健康危机事件,不断地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 但同时,很多国内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健康服务管理较多地集中在年度健康检查上,而缺乏整体系统的健康管理,而员工自身对健康的投资也集中在健康体检与单纯的健身上。 就连单纯的健身,忙碌的企业家们也很难保证。《中国企业家》调查显示,企业家们的健身频次并不高,在30~40岁的企业家中,回答“很少运动”的就达到了53.3%。毋庸置疑,健康管理之路在中国,尤其在高管群体当中,还有很长的普及之路要走。简单的监管通报并不能解决问题,在等待完善的健康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自己重视才是当务之急。
案例:华为的首席健康官在中国企业里,最先将员工的健康管理高调带入人们视野的,是以“狼性文化”立足市场的华为。
年6月,华为发布的《华为社会责任报告》中,特别提到年在公司首次设立的“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该职位仿效国外企业对于“健康官”的重视,由公司高管纪平(原华为首席财政官)担任。
年的华为正处于受外界质疑的漩涡之中,接连发生的员工猝死事件让华为的高压管理模式饱受抨击。其公司内部所盛行的“加班文化”、“床垫文化”等,也将华为置于“不顾员工死活”的议论阴霾里。
那时,不仅员工的健康频繁出现问题,急速行进中的整个华为集团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其总裁任正非也曾透露过自己在年到年间难熬的抑郁经历。
而作为首设“健康官”的中国大企业,华为的这次举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对外形象。当时的媒体评价此事为“狼性文化的温情一面”。
华为公司企业发展部总监韦传敏介绍,在公司,首席健康与安全官的作用是制定公司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政策,并监控公司各个实体部门执行。公司设定有专门的组织来对员工的健康档案进行管理,与单纯的常规体检不同,华为还会对当年的员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详细的介绍和指导,并和公司食堂进行沟通。
同时,华为还通过和全球医疗机构以及商业保险机构所建立的良好商业关系,使员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等服务。
在当年华为提供的年报数据中,年华为为员工的福利保障支出达到14.4亿元。
案例:腾讯项目背景
腾讯集团创业管理团队在马化腾主席的带领下,经过拼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如何才能持续创新,持续稳健、高速发展,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腾讯集团需要一个有创造性、抗压强的健康团队。
员工是腾讯集团最重要的资产,其中高管、中干及核心研发人员是核心资产,为此腾讯集团在内部专门成立了“健康加油站”,引入多项医疗健康服务,为腾讯团队提供系列健康保障服务,如:关爱大讲堂、中医脉诊、重大疾病协助、健康咨询热线、健康体检等。加强对重点人才的保护,腾讯集团认为一年投入几千万不算什么,若有重大疾病意外影响重点人才发挥价值,那才是得不偿失。但:
1.高管团队工作忙、压力大等,高管团队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个别发展成为慢性病,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2.中层干部及核心研发人员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预约知名专家难、大病诊断及住院手术难、看诊服务无专人跟进、看诊误诊率高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3.高管、中干及核心研发人员长期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自身及家人的健康;
4.员工日常健康咨询得不到专业指导,尤其是遇上大病时得不到会诊、手术等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