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伏贴
○
三伏贴是针对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反复感冒等,选择在三伏天,气温最高、阳气最旺之时,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力,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单向有效的疗法。
为什么进行三伏贴治疗
○
伏天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中医根据内经“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原则,在夏季机体阳气充沛之时,调整人的身体,增强抗病能力,防患于未然,尤以三伏天治疗效果更佳。我们中医亚健康治疗区,从当地百姓的身体健康出发,应天时特推出三伏贴贴敷及三伏灸治疗,设有中医大夫坐诊,辩证施治,并在价格上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贴三伏贴的时间
○
头伏:年7月17日-年7月26日
中伏:年7月27日-年8月15日
末伏:年8月16日-年8月25日
中医治疗讲究时令,该治疗是三伏天,每伏贴一次,传统以每伏第一天为宜,目前为每伏的任何一天均可,其他时间疗效不确定,所以应按时贴敷。
贴敷时间:穴位贴敷一般以晴天的10-17点为宜
成人每次贴敷2~4小时;
三伏贴适应症
○
阳虚型:反复感冒、慢性咳嗽、哮喘、肺气肿;
特异性:慢性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变应性咽喉炎;
脾胃类:慢性虚寒性胃肠病;
关节炎:腰腿冷痛、四肢冷麻、颈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性关节炎。
贴三伏贴应注意哪些
○
中医建议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要远离空调,少吃冷饮。贴药当天不能游泳,4~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敷药后如有灼热疼痛感觉,应立即取下药膏。局部有痒、热、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少数病人因皮肤太敏感,和胶布接触的局部皮肤会出现水疱,可外敷消炎药膏以防感染。如果水疱较大,医院处理。
特别值得提醒大家,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三伏贴的禁忌
○
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夏治”的方法,例如咳喘但是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法治疗。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也禁止用“三伏灸,所以建议老年朋友们在选择冬病夏治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预约
中医亚健康治疗区预约电话转,凡提前预约者均享受8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