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阿姨早早来到了三伏贴室排队准备贴敷“三伏贴”,她说,自己已经连续两年贴敷“三伏贴”了,由于体质不好,动不动就会感冒咳嗽,特别是冬天,医院跑,而经过这两年的贴敷,她发现自己感冒咳嗽的次数少了,来医院的次数也少了,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贴敷“三伏贴”进行身体调理的信心。加上价格实惠,医护人员技术高超,黄阿姨还成了中医疼痛科的“忠实粉丝”,带来一群“玩得好的”中老年朋友,一起来科室治疗腰腿痛,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像黄阿姨这样前来贴敷“三伏贴”的市民还有很多,有些一家三代七八口人一起来。随着大家保健意识的增强,通过贴敷“三伏贴”改善亚健康的身体状况,这成为了很多市民的共识。据统计,今天贴敷“三伏贴”的人比去年多出近一倍,贴“三伏贴”是传统中医最具特色的外治法中的一种,体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保健理念,也是冬病夏治,借助天势,改善体质的最好时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伏贴,成分比较容易渗透到体内。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灸是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三伏贴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哦
三伏贴禁忌症
1、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2、对贴敷药物极度过敏,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3、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4、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
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慎吃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等食物。
2、贴敷后4小时再洗澡,当天不要洗冷水澡,不宜直接吹空调、风扇。
3、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正常疗效,若不适加重,及时咨询医师。
4、贴敷后未满医生嘱咐的时间出现刺痛难忍、灼伤、疼痛感受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
5、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反应,尽快到科室咨询医生处理。
三伏贴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即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但是也不必拘泥,整个伏天都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敷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医生嘱咐的时间为准。贴敷的朋友记得收藏贴敷时间,每10天贴一次。
伏前贴:7月06日-7月15日初伏贴: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贴:7月26日-8月04日加强贴:8月05日-8月14日
末伏贴:8月15日-8月25日
此外,我科还开展了适合三伏天的盘龙灸及督脉灸。
为回馈广大父老乡亲,三伏贴期间特推出优惠。
?本人转发三伏贴预约链接到朋友圈后集赞28个再减20元。
?3--5岁儿童凭户口本或身份证明可免费敷贴一次;
?连续在我院伏贴满两年以上享受8折;
?家庭4人组以上享受8折;
?8岁以下儿童可享专业盲医小儿推拿一次;
?可享受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报销;
?所有优惠不叠加。
扫码咨询预约
宜章医院中医疼痛科现有医师5名,其中中医主治医师1名,中医执业医师2名,专业针灸理疗师3名,拥有臭氧治疗仪、进口疼痛治疗仪、脉冲仪、电脑中频等多种先进治疗设备,臭氧、银质针、小针刀、神经阻滞、硬膜外神经阻滞等特色治疗方式,结合专业中医手法、祖传草药内服外敷及西医治疗理念治疗颈、肩、腰、腿、关节炎、骨质增生、外伤后疼痛、风湿病等各类急慢性疼痛疾病均有良好疗效,得到广大患者好评。
治疗地点:宜章县玉溪镇卫生院(宜章医院)三楼中医疼痛科。县内乘坐1、2、、、6、9路公交车到中夏公园站下即可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