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优势方面,中医药学是一门独立于西方医学体系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医学科学,有其独特的优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特色。整体观念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藏象合一。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理论来观察分析诊断疾病,治疗处理疾病的原则和方法。
?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首先要充分发掘中医治未病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医治未病文化伴随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历史,将科学技术与人文内涵融为一体,其理论坚实、经验丰富,需要花大气力来研究。
?中医治未病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治未病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为“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瘥后防复”,涵盖了健康、亚健康、疾病三种不同生命状态下的全过程。目前,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有关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的中医药法律法规和政策,极大地为中医治未病工程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中医治未病独具优势
在学术优势方面,中医药学是独立于西方医学体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医学科学,有其独特的优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特色。整体观念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藏象合一,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理论来观察分析诊断疾病,治疗处理疾病的原则和方法,也称辨证施治。《黄帝内经》提出:“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要预防疾病,未雨绸缪。唐代医家孙思邈把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意思就是上等医生使人们养生保健少得病甚至不得病;中等医生在身体出现不适,但又没有达到疾病诊断标准,也就是亚健康状态时,及时调理,把人体从亚健康状态调整为健康状态;下等医生仅治疗已经发展成疾病的状态。可见,能够治未病的医生地位非常高。
在诊疗优势方面,中医治病不仅仅针对病因、病灶或某个病理状态的改变,简单地进行对抗性治疗,而是立足于对人的整体调节,从整体联系角度、功能角度、运动变化角度来把握人的健康与疾病规律,使整体功能恢复平衡和谐状态。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主要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强调个体化治疗,通过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从而达到治愈疾病,恢复人体功能的目的。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中医内科、妇科、外科、儿科为主的临床优势病种,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功能失调性疾病、疾病缓解期或慢性期、原因不明的疾病、病情复杂的疑难杂症、疾病的综合调理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诊疗核心理念:一是用整体观来认知健康与疾病;二是中和观来调治健康与疾病;三是用未病观来预防疾病与维护健康;四是用制宜观来白颠疯病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