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预防痛风亚健康状态的黑茶深加工产品探讨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最早见于《灵枢·贼风》篇:“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不离屏蔽,??卒然病耆,??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之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去,若有所堕,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揍理闭不通。”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历节病”的病名。因疼痛遍历全身关节而得名,又因病情发展速度快,故又称为“历节风”。并对其症状有非常形象的描述:“历节病,不可届仲”、“疼痛如掣”、“脚肿如脱”等。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炎,我国近20年来在中药和天然药物抗痛风作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重点探讨痛风治疗与中药中黄嘌呤氧化酶(XOD)、脂氧化酶(LOX)、环氧化酶(COX)等酶的抑制药以及尿酸转运蛋白抑制药的相关性,以便寻找新的高效低毒的抗痛风中药和中药制剂。
中药复方的抗痛风作用
虎杖痛风颗粒发现对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和5-脂氧化酶(5-1ipoxygenase,5-LOX)活性的抑制作用,表明虎杖痛风颗粒有抗炎抗痛风的作用。加味四妙汤表明改善MSU诱导的兔痛风性关节炎,可能是抑制炎症细胞趋化和激活,抑制炎症因子、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土茯苓、泽泻、车前子水煎液也有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作用,血府逐瘀汤能够保护、修复肾单位,通过影响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和尿酸转运蛋白1,减轻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损伤,抑制炎症的发展。
复方土茯苓颗粒可以治疗高尿酸血症,葡萄糖转运体9可能是复方土茯苓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关键靶点。清热利湿活血法临床常应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胡荫奇认为痛风治疗宜从化疾、清热、活血着手。治疗上常使用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忍冬藤、苦参、土茯苓等清热解毒;生石青、虎杖、黄柏等清热凉血;同时配以萆薜、薏苡仁、泽泄、猪苓、车前子、六一散等清热利湿;热重者加用大黄、瓜蒌、桃仁等通腹泄热。同时酌加炙鳖甲、知母等以防热盛伤阴。
吴生元认为,急性痛风辨证上除了湿热蕴结型外还有内寒外热型。表现为关节疼痛,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全身热象不显。治宜健脾渗湿,寒热分消,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生黄芪为君药,防己、白术、甘草的基础上加入清热利湿的土茯苓、革薜、薏苡仁、黄柏、佐以桂枝温通经络。
痛风宁是多年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方,具有清利痰浊、活血通络、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痰湿瘀阻证的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良好。其药物组成有: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土茯苓、川革薜、毛冬青、威灵仙、虎杖等。既往药理研究显示痛风宁冲剂具有显著的止痛、抑制炎症作用,但其具体的抗炎机制尚不明确。痛风宁可能是通过对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而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产生抗炎作用,利用热休克蛋白诱导剂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刺络泻血疗法可以治疗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高尿酸血症。
上述的研究均说明,多种中药中含有丰富的XOD、COX和LOX抑制药成分,这对痛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中药在传统的应用中一般是通过配伍运用的,可发挥多种药物成分的多重作用和叠加作用。虽然中药中单个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很低,通常达不到需要的药效浓度,但大量化合物的综合作用也可能发挥相应的药效,如加味四妙汤,痛风宁等中药复方有较好的抗痛风作用。
而如果将上述的研究成果与黑茶的活性因子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出预防痛风亚健康状态的黑茶深加工产品是非常有希望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