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属于中医特色疗法,它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在穴位上贴敷中药,药力更易直达脏腑,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我院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已开展多年,以其贴敷经验丰富,疗效显著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适应症:
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也适用于易患感冒、体质虚弱的患者。3周岁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患此类疾病者均可进行贴敷治疗。②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肌肉纤维炎等寒湿痹证。③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肠炎、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
禁忌症:
肺炎及感染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支气管扩张咯血、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孕妇。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瘢痕体质以及皮肤过敏者要慎用。
治疗方案:
1、冬病夏治贴敷:
年6月21日夏至开始贴敷,7~10天1次,共8~10次。
2、三伏天穴位贴敷:头伏开始贴敷,每十天一次。
头伏:年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
中伏:年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末伏:年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每次贴敷时间2~4小时,一般不超过12小时。
贴敷疗程:
敷贴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疗程越长效果越好。
注意事项:
每次贴敷时间,一般可持续24小时,最少应保持6小时。穴位贴敷后,一般无特殊反应。如患者属体质敏感者,应缩短贴药时间,如有异常感觉应及时取下药物,切不要搓、抓、挠,以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或感染。贴敷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应忌烟酒及冷饮,避免食用过咸、辛辣、油腻及海鲜等食物。
需要提醒的是,贴敷疗法只是防治疾病的方法之一,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对处于疾病发作、加重及正在用药的患者,在贴敷期间不要随意减药、停药。
心血管病科:
冬病夏治“三伏贴”未病先防保健康
1.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为何要“冬病夏治”
寒冷是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的一个常见诱发因素,我们平时也可以看到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冬季的发病率与住院率明显提高,除此之外,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见畏寒肢冷,胸闷/憋喘/身体困重等“阳气不足”的症状。
2.心血管病科三伏贴心血管病科特研制多种不同药物组分药物,根据患者体质辨识,通过经络辩证以“五运六气”为基底,因人施治,个体化治疗,以改善患者体质,以未病先防。
3.哪些心血管疾病患者适合三伏贴(1)慢性心功能不全,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等。(2)心血管疾病患者,症见胸闷憋喘,乏力气短者,根据不同症状及舌苔脉象再细分为肺虚性、脾虚型、肾虚型三种不同类型,组方用药不同,辨证分型敷贴。
4.适应症:风湿及类风湿性疾病、各种关节炎,表现为颈肩腰腿痛者。
5.温馨提示:一般从三伏天开始,经6-12次治疗,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以达到内病外治,调理机体和外界环境平衡的目的。
贴敷地点:一号楼7层东区心血管病科中医治疗室
联系人:慕大夫
联系中医治疗室:-、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三伏天保健预防小贴士
一、心态和睡眠
任何疾病都不要忽视心情问题,良好的心态,放松的心情是战胜疾病的法宝,心情紧张,过度思虑和压力过大,都可造成脾胃的损伤,脾虚则生内湿,舌苔比原来增厚了,形成了白腻舌苔,就说明有内湿了,需要调整一下了,缓解压力,最重要的是改善睡眠,高质量的睡眠是降火、清火的良药。睡觉好了,上火的症状就消失了。
二、运动
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微动四极”,也就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不可大运动出大汗,这样气随汗泄,气受伤了,水湿的的代谢受到影响,水湿虽然随着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
三、饮食
首先要避免大量饮酒,大鱼大肉,酒能助湿,肥甘厚味滋腻碍胃,也可助湿。饮食过盛,脾胃运化不及,就可造成水湿的停留。脾虚生内湿,久之形成湿盛体质,又处在湿气较盛的环境中,就会发生湿病。每天早晨吃两片生姜(也可用醋泡上五六天后食用),还可常喝荷叶茶,吃薏米茯苓粥等,其他如绿豆粥、红小豆粥、莲子粥、粳米、糯米粥、荷叶粥等,要经常结合食用,才能解暑祛湿,驱除体内的湿气,保持身体的平衡。
四、湿病重在预防
一旦得了湿病是很不好治愈的,尤其在暑湿盛的夏季,防患于未然最关键。最简单的祛湿食疗方法:一是早晨喝一杯蜂蜜水;中午炒菜可吃些炒山药、百合,凉拌银耳等;晚上可食用刀豆、白扁豆与糯米煮粥;或赤小豆、粳米、白砂糖适量煮粥;绿豆粥也可食用。一日三餐,不要忘记祛湿。
专家简介:
王连忠,山东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康复学会呼吸康复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名老中医郑心工作室负责人;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第三批继承人。所在科室是中西结合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
穴位贴敷治疗:
经过长期实践,创新性辨证选方选穴,即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辩证选方、选穴,逐渐形成定喘膏、清痰膏、止咳膏、固本膏四种有所偏倚的穴位贴敷剂型,并且不拘泥与时,可随时应用,改变了千人一方的模式,临床效果显著。
定喘膏宣肺平喘
清痰膏清肺化痰
止咳膏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固本膏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主要适应病症: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鼻炎、咽炎
(2)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
(3)小儿易感冒、体质虚弱者
(4)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状态
温馨提示:
三伏天效果最佳,但不拘泥于当天贴敷。贴敷时间4~8小时,一般不超过12小时。
注意事项:
皮肤病、过敏体质等慎用。治疗后明显不适可自行取下,并及时联系科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