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煎效果最好?中药的具体疗效和煎煮的方法密不可分。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要注意。
选择正确煎药器皿
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搪瓷锅等,切忌铁、铝、锡等易腐蚀器皿,使用易腐蚀器皿煎药可能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例如何首乌、五倍子中含有鞣质,遇铁会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中药浸泡
临床常用中药饮片基本全是干燥品,煎药前进行中药浸泡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也能缩短煎煮时间。多数药物浸泡用冷水浸泡10分钟左右即可,而种子、果实、块根类药物则浸泡时间相应的长一些。同时注意夏季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冬季则可适当长一些。
煎煮时用水量
中药煎煮时要使用干净无污染的生活用水,每次煎煮加水时,水量没过药面3厘米。根据不同质地药物适当增减用水量。质地坚硬、需久煎的多加,质地疏松、药效易挥发的保证基本用水量即可。
煎药火候及时间
煎煮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一般中药煎煮30分钟左右;治疗感冒类中药煎煮15~20分钟即可,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甲壳类及补益药,一般需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煮30~60分钟,使有效成分溶出。
煎煮次数
一般来说,一剂药煎2次,最多煎3次。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待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2次。
第一煎先用大火煮开持续5~10分钟左右,改为小火煎煮约10~15分钟,将药汁倒出。
第二煎加常温水高出药面约1厘米,大火煮开即刻改为小火煎煮15~20分钟,再将药汁倒出。然后把两次煎煮好的药液混合在一起,分次服用。
特殊煎煮方法
先煎需要先煎的药要先单独浸泡,大火单独煎煮,煮开后改为小火,持续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第一煎,与其他药同煎。
后下需要后下的药一般在第一煎出锅前5~10分钟放入。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润宁堂中医是一家立足于临床实践,致力于中医文化传播的连锁品牌。旗下润宁堂中医诊所是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开设的合法医疗机构。内设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推拿针灸科、治未病科。由潮汕名中医陈泓璋主任领衔坐诊,旨在为市民提供高品质、一站式的中医诊疗服务。
自年办医以来,就诊数万人,疗效显著,且获得“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资格,品牌形象深入民心,深受患者好评。我们一直秉承“传中医精粹,强民族体魄”的企业使命和“良心医、良心药、良心价”的服务理念,以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为己任。本着以顾客为中心,以服务为重点,以疗效为根本,以健康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疾病,特别是疑难病症的优势,特邀国内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名专家加盟,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中医团队简介
陈泓璋主任
世界华人医学领域成就奖获得者
原国际健康研究会会员
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医全科、儿科、妇科四主治医师
润宁堂中医连锁名中医工作室(中医全科)主持人
陈泓璋,男,广东汕头人,生于年,出身于中医世家,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荣获世界华人医学领域成就奖,原国际健康研究会会员,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中医全科、儿科、妇科四主治医师。行医四十多年,临床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科常见病及多种疑难杂症。尤其对儿科疾病、老年疾病有更为深入的研究。
陈泓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