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冲击,
作为心理咨询行业也受到了不少影响。
暂且不说因为过年的原因,
很多人离开了长期居住的城市,
包括咨询场地关闭、公共交通封锁等各种客观因素,
导致咨询无法如常进行。
特殊时期,
客人们的咨询需要也许更加强烈,
但是迫于条件限制,
非常时期我们只能开始采用网络视频咨询的方式。
其实这些年来,
我们就已经开展了大量海外留学生以及外地来访者的远程视频咨询。
实际工作效果完全可以让大多数客人有所收获和感到满意。
虽然网络咨询没有面对面的直观体验和温度,
然而,远程咨询必然有它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让我们一起来温故而知新,
熟识这份《远程心理服务管理规范和伦理指导原则》,
为更好的投入到网络工作中做好最基础的准备。
《远程心理服务管理规范和伦理指导原则》引言随着现代人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增快、工作压力增加等原因,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正在影响着更多人的健康和生命。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已被确定为当今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通过《PEM心理健康管理系统》采集年2月至年5月的健康体检人群数据显示,总体上仅有10.3%的人处于心理健康状态,16.1%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倾向,大部分人(73.6%)处于亚健康状态,虽无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已出现不适症状。不同年龄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发现,30~39岁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也是影响青少年和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肿瘤和肥胖等疾病也会伴发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更引起家庭和政府双重的巨大经济压力,特别是我国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与其他专业医生相比,实体机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疾病专业医师更为短缺,平均每8.3万人才有一名精神科医师,心理疾病诊疗压力极大。《“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并把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作为首个基本原则。心理健康问题或障碍的咨询和指导,特别是针对心理亚健康人群干预前移和预防为主,是治疗前移和预防为主的医疗策略在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体现。心理问题的早期介入和疏导会减少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发生,但每次面对面服务的人数极其有限,实体机构已远远不能满足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巨大需求,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服务方式。互联网、移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