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保健食品对促进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对大健康的政策支持和对保健食品监管力度的加强,使得中国营养保健行业迎来真正的发展期。
国家卫健委
早在年,国家卫健委下发通知表示,全国多万名医生接受营养教育培训,医生必须持有营养资格证才能上岗,再次强调医生也要懂营养知识。在年,多项政策指出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由此,中国社会“大健康”之门全面开启。随后,国家先后印发了《“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
Pixabay
以往,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以“治病”为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会逐渐从“能看病”发展到“看好病”“不得病”,也将从透支健康、治疗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步转向呵护健康、预防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原卫生部长陈竺提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保健学的知识,针对慢性病,特别要发挥营养保健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表示:“实际上大多数人属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没有必要即时将他们和疾病相联系,他们需要的是健康管理。”正如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那句名言:“健康不只是治病就可以了,医学对健康只有8%的作用,而营养状况占80%。”
世上绝对没有“好好的就突然生病这种事情”。以感冒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话,通常患者都会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经连熬了好几个通宵;有些人会说,自己最近吹了冷风、淋了雨;有些人则说,工作的压力很大,常常头痛又失眠。事实上,诸如此类的现象,都是导致感冒的因素,换句话说,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觉性够的话,自然能够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标。
其实,身体发生了疾病,并不是细胞叛逆,违反了主人的命令,而是主人无知,拼命对细胞加压,却不知道早已超过细胞能够容忍的限度,于是细胞只好应变。生病,不过是受不了委屈的细胞在喊救命的声音而已。如果把观念改一改,承认生病该由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心生惭愧,而努力自我反省,并感恩不尽地以满心欢喜的心情去看待自己的改变,尽量善待自己的细胞,努力不让它们受到委屈。
不只癌症,得任何病即使治好了,不表示已经完全痊愈。若不善加调整观念及生活、饮食,也都可能再得病。我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位已治疗好的鼻咽癌病人,二十六年来癌症没再发,在他去世后,其鼻咽组织仍看得到癌细胞,只是癌细胞被正常细胞包围着而已。所以,改善体内环境,使癌细胞没法生长,是个一辈子的功课,偷懒不得。
年在关于“国民营养计划”有关问题上,国家卫健委提出:
一、完善营养标准体系方面主要工作
完善营养健康标准,以食品安全基础上的营养健康标准为抓手,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普及应知应会,提高能力水平,初步实现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是《计划》实施当前阶段的重点任务。重点是修订膳食调查方法、人群营养不良风险筛查、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婴儿配方食品标准等,加强对营养工作的规范引导。为推进生命早期天、学生营养改善、老年人群营养改善、临床营养、贫困地区营养干预、吃动平衡等专项行动提供标准保障,为完善国民营养政策打好科学基础。
二、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方面的举措
《计划》的实施效果要落实到人群,体现为全体国民营养状况的改善、营养健康素养的提高和合理膳食习惯的养成。一是加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广力度,促进全面均衡膳食理念的知-信-行。二是推进“三减三健”专项活动,提出具体措施和方案。三是倡导吃动平衡,培养运动健身习惯,宣传科学运动理念。四是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推动传统食养与现代营养学、体育健身等有效融合。五是研发健康烹饪模式,加强对传统烹饪方式的营养化改造,推广营养均衡配餐。
三、组织开展营养教育培训计划,针对人群
组织开展营养教育培训是增强营养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今年要重点加强营养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试点推进营养师工作。这方面,要充分调动专业机构、行业学会的积极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营养教育培训。探索建设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加快营养学前沿和重要成果转化应用。
四、示范试点
今年,各地要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开展《计划》试点示范推进,聚焦一个或几个问题,推进专项行动落地落实。包括营养科普教育基地、健康餐厅(食堂)、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状况筛查与评价示范机构、临床营养示范等。通过示范试点建设,明确重点任务和服务人群,显著提升群众营养健康水平和获得感,也发挥示范作用,总结积累工作经验,逐步在全国推开。
五、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等科普传播方面的计划,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
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一是要提升营养健康科普信息的供给和传播能力。依托现有的技术机构、社会团体和营养宣传志愿者队伍,制作高质量营养科普作品,线上线下结合互动,努力营造全民营养、全面小康的社会氛围。二是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既抓好全民营养周、食品安全宣传周、学生营养日等活动组织,也要注重平时的宣传教育。宣传周期间,将组织全国营养师科普大会、全民营养市集等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医院等,倡导营养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建设营养信息平台。三是重点开展对学生、老年人、住院患者、贫困地区人群的膳食指导,掌握人群营养健康状况,针对不同人群提出营养膳食参考。
六、营养扶贫攻坚方面要达成的目标
营养不良是贫困地区人群面临的突出健康问题,也会进一步导致免疫力降低,身心发育受损和生产力下降。推进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就是针对贫困地区人群等营养健康薄弱环节,通过营养干预等手段,显著降低贫困地区人群贫血率、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一是因地制宜制定贫困地区膳食营养指导方案,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善贫困地区人群膳食习惯。二是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继续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改善计划学生营养监测工作。继续推进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逐步覆盖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三是加强贫困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防控。
可见,医生不再仅仅给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