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焦虑?
睡眠失调
记忆力下降
感觉不在状态...
WHO公布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的过渡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中华医学会对我国33个城市的33万各阶层人士的调查可以反映出我国亚健康状态总的流行趋势:近70%的中国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亚健康是指个体感受到不适,生理、心理、社会功能降低,但无明确诊断疾病,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不适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
亚健康状态主要的表现是疲劳,以及与疲劳相伴发生的或由疲劳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
《亚健康学》将亚健康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和道德亚健康:
躯体亚健康包括疲劳性亚健康、睡眠失调亚健康、疼痛性亚健康、其他症状性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包括焦虑性亚健康、抑郁性亚健康、恐惧或嫉妒性亚健康、记忆力下降性亚健康;
社会交往亚健康包括青少年社会交往亚健康、成年人社会交往亚健康、老年人社会交往亚健康。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预防与控制亚健康状态的关键。
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预防亚健康发生的有效方法。只有主动自觉地去预防,才能有效遏止亚健康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发生。
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粗细搭配,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减少动物脂肪、甜食和钠盐的摄入,做到不偏食、不暴食。
适量运动、坚持锻炼。科学健身和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是预防亚健康发生的重要措施。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有规律的作息制度、足够的睡眠、适当娱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
自我调节,减轻压力。学会宣泄不良情绪,多参加群体活动,到大自然中放松自己,调节情志。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对事业有追求,又要量力而行,面对现实去生活和工作;
定期健康检查,早发现亚健康状态早防治。健康体检的核心目的是使人们尽早改变非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健康消费理念,从而提高健康素质。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