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健康标准是什么:
1.有胃气,知饥知饱。
2.知道渴,知道不渴。
3.一觉睡到天亮。
4.头的温度低一些,脚的温度高一些。
5.正常的大小便。大便成形,色黄,有规律;小便淡黄。
6.正常的生理反应。比如男的早上起来一柱擎天,女孩儿月经正常。
若能都符合上边述标准,那么大家简直是喜大普奔。然而人活一世,并没有完美的事。就拿养娃来说,尽管我们从孕前、孕期、以及孩子出生后的每一天都做好了各种准备,可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果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我们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平心态反而更好。不过有一些问题,若是长期忽略,可能就会造成体质越来越差,最终难以调理。所以,如果我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也就是中医上讲的虚寒体质,那么就需要养身体了。
虚寒体质的人有哪些身体表现
身体弱,体质差,抵抗力不强,经常出现一些小问题,这种情况,叫做虚寒。虚和寒,都是正气和气血不足的表现,体质虚寒的人,身体总是会呈现出一种“火力”不够的样子:
1.比较怕冷,手脚容易冰凉,尤其是小肚子也凉凉的。
2.舌质偏淡,舌苔白厚。有齿痕,舌头看上去比较胖大。
3.平常容易流口水,咳嗽的时候痰液比较多。
4.容易积食,长期便秘或者容易拉肚子。
有了身体上表现出来的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就要找一下原因了。先看看一个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是:源源不断的能量。
而支撑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是:来自于脾胃消化吸收食物所产生的气血津液。也就是说,造成虚寒体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脾胃能力明显不足。
虚寒的人,要吃暖食
首先从调理脾胃开始。脾胃养好了,肺经自然就没有问题,身体的抵抗力也随之增强,体质也变得更好。
在饮食上,要以量合适、好消化为原则。平常多吃一点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根据我们的消化能力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这里给有虚寒的人推荐一个小茶方——姜枣茶,它可是很擅长驱散脾胃寒气的。现在是四月末,马上就要入夏了,随着气温渐渐升高,皮肤表面热,脾胃会比较虚寒。如果我们提前用姜枣茶补补脾胃,夏天也会过得舒服一些。
具体做法是:锅内放入—mL冷水,6颗大枣剪开去核、切4片生姜(老姜或干姜),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20分钟,最后加入红糖,调和口味的同时,也有入中焦脾胃的效果。
生姜和红枣,是一对黄金搭档,最擅长驱表寒和胃寒,让身体暖起来。
生姜味辛,性热,发散的辛味能够“益脾胃,散风寒”。虚寒体质的人适当吃点生姜,能让脾胃的热量更足,还能温和的散去滞留在身体里的寒气和湿气。
红枣味甘,配合生姜一起“辛甘化阳”,十分巧妙。红枣补脾但是容易生湿,生姜却刚好祛湿;生姜驱寒但是升散,红枣却刚好补气,搭配得刚刚好。
虚寒的人生活中更要养护阳气
常讲“动能升阳”。平日里一定要多出去走走,既欢乐又健康。
人体的阳气大多来源于太阳,晒太阳是最简单易得而又最顺应自然的提升体质的方法。阳光缕缕,很是奢侈,不过晒太阳也有一定的讲究。
晒头顶通畅百脉,调补阳气。“头为诸阳之首”,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晒背部,充分晒背可以帮助一个人快速有效补充阳气,祛湿排寒。
晒腿脚晒腿脚可以祛除寒气,调理脾胃。俗话说:“寒从足下起”。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到头腿脚都是冷冰冰的。阳光可以带走腿脚的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有的人在对待健康问题上会比较心急。不过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慢慢来,比较快。”意思就是凡事不能操之过急。
《素问》里也有一句话:“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意思是补阳气的时候,要慢慢的补,不要太急功近利,效果才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平时炖汤的时候,要用小火慢慢的煨,才能熬出一锅好烫,若是火大了,就会糊了锅底,汤也就没那么有滋味了。